“实施退耕还林后,我们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日子越来越红火了。”7月17日,正在中药材种植地里进行田间管理的旺苍县英萃镇新房村七组群众向子贵信心满满地说,“我把60亩退耕地种了中药材,剩下的0多亩荒地打算也种上中药材,预计明年收入翻倍。”
近年来,旺苍县积极按照“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的退耕还林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实施前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3.15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5.4万亩,完成退耕地造林18.55万亩,荒山造林13.85万亩和封山育林3.8万亩,退耕还林是该县最大直补惠农项目,全县累计兑现退耕农户政策性补助资金3.8亿余元,户均达到元。
01年,旺苍县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用了名生态护林员,既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巩固了脱贫成果。近年来全县各乡镇依托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8.81万亩,占退耕还林总量的67%,其中以核桃为主的特色林业经济约8万余亩,占新发展经济林的90.8%。有效带动特色经果、森林蔬菜、森林药品、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等后续产业蓬勃发展,助农增收人均余元,受益农户达8万余户,其中受益贫困户1.3万余户。
通过退耕还林,该县工程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荒山秃岭披上绿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效推进全县造林绿化步伐。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明显提升,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退耕还林改变了山区农民广种薄收等落后生产方式,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贫困地区和北部偏远山区,农民群众通过粮食或现金直补得到了实惠,从而增加了行业的社会认同和工作权重。
近0年来,该县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大幅度增长,森林覆盖率增长近0个百分点,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占比达到14个百分点。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罗川康勇记者:李全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