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网课反射ldquo数字鸿沟rd

2月29日,河南邓州一名贫困人家的女儿,因没有手机上网课而服药自杀,幸运的是,医院救治后,轻生女孩已无生命危险。

疫情下,全国的中小学被迫开启“网课”时代;一些家庭面对突如其来的信息设备和网络需求,显得“捉襟见肘”。

没有手机上网课的自杀女孩

2月29日,河南省邓州市一位初中三年级在读的女孩李铭(化名)吞下了大把药物,那本是患精神疾病的母亲的处方药。父亲李某党发现后,立刻拨打医院救治,女孩已无生命危险。

李铭为家中三个孩子的老二,姐姐和弟弟分别就读高一和小学六年级。她的父亲李某党左腿有残疾,靠补鞋挣钱,补一双鞋能挣5元左右;其母亲则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

据媒体采访得知,李家中只有一部去年购买的智能手机,另有两部旧的非智能机无法上网,其中一部拍照也会卡。三人轮流使用这一部智能手机上网课,旧手机则用于拍照记录作业或试卷。而姐妹两人在上课时间上有重合,错过的需要看课程回放。

图源

网络

财新记者采访的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李某某一家属于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目前尚未脱贫,全家有低保、电费补贴、教育补贴等扶贫补助。但工作人员补充说:“扶贫部门没有提供手机的政策”。

据统计,年李家加上政府补助的年收入有2万多元,人均元左右,已达到当地脱贫的年收入标准;但“慎重考虑了他家综合情况后,没有让他脱贫,要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

事发后,当地政府连夜为李铭家添置了新家电和被褥,并送去元现金。河南教育部门也在次日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全面摸排学生网上学习情况,建立精准帮扶机制。

为上网课的努力,是感动还是辛酸

除了李铭的极端事例,其他为了上网课而做各种“努力”的新闻,也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例如:

为了能够上网课,湖北长阳两个初一女生,在离家多米处的一个山坡上,找到了一个信号稍微稳定的地点,爷爷找来了油布和竹竿,给她们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教室。

图源网络

杨秀花在崖壁边上网课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金银村的杨秀花,在离家4公里远的一个悬崖边发现信号特别稳定,由于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7点45分打卡报道,她不得不6点就匆匆起床,书包里装上一天的口粮,她要在悬崖边学习到下午5点才回家。

内蒙古呼伦贝尔,牧民希都古日世代生活在草原上,有亩草场,最近女儿要上网课,他们一家收拾好蒙古包等家当,在草原上迁徙找网,但迁徙后网速仍不是很好。

图源网络

希都古日接受采访

对于此类问题,有些地区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和努力。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月27日,佛山市禅城区区教育局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了无终端无网络情况摸底,共有54所学校的名学生无终端和名学生无网络,共计人,约占全区学生百分之一。

作为相对富裕地区的城区,佛山当地教育局向21所存在无终端无网络学生的学校派发了平板电脑和网络流量,由学校派发给所有困难学生,并且对身处湖北等外地的学生将通过邮寄方式精准派发,确保一个学生也不落下。

除了学校、教育局对学生设备进行摸底排查外、精准帮扶外,还有一些省市采取了其他替代方法。比如,重庆、河南等部分省市的电视台开通了专用教学电视频道。

网课下的数字鸿沟

针对上述现象,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永杰。

陈教授对于线上授课“一刀切”,在最初即持保留态度。他在媒体上发表评论称,“停课不停学”须考虑学生家庭条件。陈永杰呼吁,学校、相关监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条件,对家中无网络条件或电脑手机设备的学生给予帮助。

但这样的声音,迅速被淹没。教师上网课、对软件恶意评分等成为线上授课的主要网络舆论点,和“无条件上网课”形成强烈反差。

图源网络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

陈永杰表示,李铭事件的发生,可以看做是一个典型的“数字鸿沟”问题。“低收入群体设备条件是推行网络课堂前必须考虑的因素。”陈永杰表示,此次疫情突发,除了经济因素,许多家庭因为返乡过年被困、孩子学习设备不在身边等各种原因,跟进网课存在障碍的绝不在少数。

陈永杰认为,“从河南女孩因上不起网课自杀事件上,决策者最应该反思的不是应对措施、不是扶贫,而应该是:教育决策在考虑大多数人获益或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少数人可能存在的困难。”

视点

线上授课在疫情面前,是无奈之举;但政策实施也需要考虑全面,不能“一刀切”。信息设备、网络条件的欠缺,使得很多家庭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授课时,做出很多为了教育而克服艰苦条件的“努力”。无论是为了网速而迁徙的牧民,还是背着干粮在山上待一天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不是为了在网络上出现“感动”或“猎奇”;更多是在信息网络条件不对称下,无奈之举。

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运行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寄希望于教育带来的阶级流动和人才培养,但也不能忘记技术支持和保障。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是造成教育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数字信息高速发展时代,这一问题又加入新的元素:数字鸿沟。除了远程教学设备,学生能否接触到线上教育资源、科学上网途径等,都是中小教育中实现教育公平非常重要的一环。

贫困户的二女儿李铭的举动,一方面反映出线上授课背景下,数字设备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牵涉着,国家和社会向前迈步时,对于社会少数困难群体的关怀和考量应该到达哪一步的问题。

年是全面脱贫的攻坚之年,在成果达成背后,我们期待有一个良性健康的全局发展。

编辑

叶晓玉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财新周刊、Vista看天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cangzx.com/wcxyw/10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