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全域推进“一改三化”
近年来,泸州市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完善治理体系、夯实执政根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激活资源要素,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通过“一改三化”,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激活发展“内动力”。
实施公司化运营,构建管理“新平台”。在行政村全覆盖成立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使每个村发展集体经济有了合法的市场主体和有效的经营平台。坚持把“股份合作、量化到人”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在村集体公司的统一运营下,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转变”,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向组织化、股份化和市场化。坚持多元化发展,打好增收“组合拳”。根据各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特点,坚持“一村一业”“一村多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
广元市旺苍县:用活产业周转金
旺苍以产业扶持周转金为“种子”,撬动多元化资金投入,形成1+N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撬动壮大投入模式,在产业扶持周转金中按30%提取建立村级产业发展基金,撬动多方面资金投入。有针对性入股到农业企业、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部分收益滚动再入股,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巴中市恩阳区:城乡一体互动发展
巴中市恩阳区采取“强村+弱村”“富村+穷村”建立联合党总支,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特色产业,共推集体经济改革。由农村单极向城乡互动转变,坚持城乡一体,多向拓展,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效率效益。
西昌市:选准领头羊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三类区域解决“谁来带动、谁来领头”的问题。一是“股份+合作”模式,立足城郊乡镇区位优势,以集体土地修建农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发展物业和资产租赁经营。二是“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创办农民合作社、劳务中介与龙头企业合作,拉长加宽农业产业链。三是“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将产业扶持周转金整合到村,实现集体收益与贫困户收入同频共振。
川江都市报记者周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