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旅游总收入从年的亿元到年突破亿元,旅游总收入从全国第9上升至第5。与年相比,年旅游业增加值增长了1.5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了2.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3.6个百分点。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
二是大旅游发展格局凸显。坚持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充分发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以旅游为统领,部门协作,横向、上下联动的“大旅游”管理机制,在政策扶持、资金保障、联合执法等方面支持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正式成立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全省有4个市(州)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政府明确对市(州)主要旅游指标进行目标考核,藏区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排名,把生态旅游作为考核的重点。成都、乐山、资阳等市列入了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
三是旅游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初步形成。全域旅游成为共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成效初显,有7个市(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30%。大成都、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攀西、大巴山、大川南和雅安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等重点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成功创建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1个省级旅游强县、16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6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4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60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县域旅游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是旅游综合带动效益显著提升。年,旅游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5.19%。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旅游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点数由年的1.23%上升到年的1.55%。年从事旅游业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35万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快2个百分点。年全省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2元,全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行政村已超过个、带动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我省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增进民族团结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和谐产业。
五是旅游项目建设硕果累累。“十二五”时期,共投入省级旅游发展资金5.2亿元。设立了首期规模超过30亿元、总规模达亿元的四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全省储备重点旅游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全省旅游招商签约亿元,年均增长15%,完成旅游投资亿元,年均增长19%。成功新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家,其中5A级景区新增7家,在全国排名上升到第4位。成都市成功创建首批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九寨沟成功创建全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西昌邛海)、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4家,成都、泸州、遂宁、乐山四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六是旅游营销亮点纷呈。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出《爱,在四川》系列微电影。突出主流媒体宣传,中央电视台集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中实现56集宣传四川自然和人文旅游,累计覆盖受众超过60亿人次。策划举办“行摄·画说四川”,“行南丝绸之路·游大熊猫家乡——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大型国际营销活动。出版发行了《发现四川:个最美观景拍摄地》《稻城亚丁告诉你》等10余本旅游图书。创新搭建节会活动平台,成功构建4+4+N旅游节会体系〔第一个“4”是指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全球旅游网络运营商合作交流会、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第二个“4”是指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四季版;“N”是指市州主办的节会〕,持续扩大了四川旅游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是智慧旅游引领全国。构建了省市县政府和企业联动的1+3模式智慧旅游体系,建成四川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户外应急救援平台和“1+21+N”〔“1”是指四川旅游咨讯网站(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北京公立医院里哪所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