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
朝天历史
朝天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因朝天地处秦陇入蜀的交通要口,故这一军事要地常为南北割据势力所争占。在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中,战争连绵不断,王朝兴废更替,行政区划归属不定,辖域范围杆并无常,直至民国末年,今朝天区域范围才基本定型。
西周时期,朝天为西周辖治。春秋初期,蜀部落酋长于蜀称王,建立蜀国、朝天为蜀治。春秋中期、蜀于今广元南部建置附庸国。春秋末期,蜀开明氏废附庸国,于今广元南部(今昭化境内)置苴国,朝天属苴治。
秦统一六国后,全国推行郡县制,秦于今昭化置葭萌县,朝天属葭萌治。秦二世元年,刘邦率军攻破咸阳,秦亡,刘于汉中称王,朝天属汉治。建安二十二年(年),蜀汉刘备杆
葭萌县北(今朝天镇楼房沟村周家坪)置昭欢县,隶属梓潼郡。秦始三年(年),晋为树立国威,盖避“昭”讳,遂颁诏天下,改“昭”为“邵”,更名为邵欢县。
东晋惠帝太安二年(年),羌族首领率军走故道、金牛道、拔益州据全蜀,建立大成国,邵欢县归大成。晋穆帝永和二年()年,桓温灭成汉,邵欢复归晋。晋太元十五年(年),邵欢隶晋寿郡,其辖域由兴安、邵欢两县分治。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年),杨难当破葭萌,后为齐将裴方明所败,邵欢归齐治。齐明帝嘉鸾永泰元年(年),为稳固边防,宠络人心,遂增州置县封官晋爵,将刘宋迁置的华阳郡又迁至朝天境内的邵欢县邑--周家坪,这就是朝天地区广为流传的“曹州府”。
北魏正始二年(年)因邵欢县邑城江畔水码头石盘亭上建有河神庙一座,俗称“石亭寺”,故以此为名,将邵欢县改为石亭县。西魏建德二年(年)省晋寿、石亭二县,原石亭县所辖区域归兴安县治,石亭自此废县为戌。隋炀帝大业三年(年),为御西北少数民族入蜀,于富村驿(今朝天镇)置兵镇守,并改富村驿为“飞霞镇”。
唐天宝十五年(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奔蜀,至飞霞镇后,蜀中百官于此接驾,隆典朝拜天子幸蜀,为之纪念,遂将飞霞镇更名为朝天镇,属绵谷县治,朝天之名延至今日。
南宋建炎四年(年),利州宁武军于朝天置都统治官。至元十四年(年)置广元府路,十九年(年)置广元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二年(年)于朝天镇置富千户指挥所。年至年,张宪忠锯朝天,朝天属大西政权。清顺治三年(年),广元县置三乡,于神宣驿置神沙乡,顺治十五年(年),广元增置为六乡,朝天境内有神沙、干河二乡。清康熙二十六年(年)于朝天镇增设千总。雍正九年(年)于朝天镇增设巡检司。乾隆二年(1年),神宣驿由驿丞升为巡检司,析朝天镇巡检司。嘉庆(年),神宣驿升置为分司县。嘉庆十六年(年)撤神宣驿公司县改置为广元县神宣驿镇分司。光绪元年(年)撤镇分司为总保,后改称神沙乡。
宣统二年(年),撤总保改设东宣镇。民国元年(年)设神宣驿分县,下辖三个团区,九个团防局。民国十六年(年)撤分司县改设神宣驿公安分局,辖域未变。民国二十
二年至二十四年(--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青林乡李家坪建立红坪县苏维埃政权。民国二十四年(年),神宣驿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署,民国二十九年(年)改第二行政督察区为第二区公署。年12月13日,朝天解放。年上半年至年,先后组织了五个区公所,所属28个乡镇分隶。
年10月30日,朝天建区(相似县级),隶属广元市中区治,辖北路五个小区,区公所驻朝天镇。
年8月15日,缩小广元市中区,建立朝天、元坝两个县级郊区,直隶广元市人民政府,朝天区政府驻地和辖域不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朝天境内所设的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
年,朝天区面积.7平方千米,人口20万,辖6镇19乡:朝天镇、羊木镇、沙河镇、中子镇、曾家镇、大滩镇、陈家乡、蒲家乡、鱼洞乡、小安乡、东溪河乡、花石乡、西北乡、宣河乡、青林乡、转斗乡、两河口乡、李家乡、汪家乡、麻柳乡、临溪乡、平溪乡、马家坝乡、文安乡、柏杨乡。
年,朝天区辖6个镇(朝天、大滩、羊木、曾家、中子、沙河)、19个乡(临溪、西北、麻柳、汪家、陈家、转斗、平溪、小安、花石、东溪河、柏杨、鱼洞、青林、宣河、两河口、李家、文安、马家坝、蒲家)。
自然环境
朝天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广元市北,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交界的边陲地带。地处东经°35′~°17′,北纬32°31′~32°51′;南北相距43公里,东西相距63公里;北邻陕西宁强,西接青川,东毗旺苍,南壤市中区,幅员平方公里。
地貌
朝天区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峰大尖山,海拔.9米,最低点酒茶沟,海拔米,相对高差.9米,由此形成东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平坝、西南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
水文
朝天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分别由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呈“非”字形注入嘉陵江,嘉陵江在区境内流程52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气候
朝天区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东北部中山区冬寒夏凉,西南部低山区及平坝河谷地带冬冷夏热。全区境内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光照适宜,四季分明,但由于地处冷暖空气对流交汇的秦巴山地区中部,故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多风,年均气温12℃~15℃,年极端高温38℃~39℃,极端低温-9.1℃~-8.2℃,无霜期天~天。由于东北和西南相对高差悬殊,故季节、气候相差近30天,这也是区东北部的曾家片区能够依靠独特的气候优势避开市场销售旺季,生产迟季节蔬菜的主要原因。区境内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多集中在5月~10月,适宜夏秋作物生长。
行政区划
朝天区辖6个镇、19个乡:朝天镇、大滩镇、羊木镇、曾家镇、中子镇、沙河镇、陈家乡、小安乡、鱼洞乡、东溪河乡、花石乡、蒲家乡、西北乡、宣河乡、转斗乡、青林乡、平溪乡、两河口乡、李家乡、汪家乡、麻柳乡、临溪乡、文安乡、马家坝乡、柏杨乡。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年,朝天境内现有各类矿产30多种,其中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黄金:一是砂金,境内嘉陵江流域从大滩至观音坝段属国控区,平均品位为0.1~0.9g/m3,总储量约为8吨。二是岩金,位于朝天区东溪河乡杨槐村境内,平均品位6~15g/T,总储量约3吨。煤炭主要分布在曾家及西北片区,煤质优良,总储量为万吨。黑墨玉分布于宣河、中子境内,硬度为4.5~5.5,总储量50万立方米。生物碎屑灰岩主要分布于宣河、转斗、李家乡境内,硬度5~6,总储量为20万立方米。石灰石在区内分布最广,其中CaCo3含量为70%~80%,总储量0万吨。多金属矿,分布于大滩镇境内,主要含有铅、锌、铜、金等,总储量8.7万吨。海泡石分布于两河乡境内,其含量为20~30%,总储量万吨。硫铁矿分布于曾家、两河、平溪、汪家等乡镇,硫含量为14~30%,总储量为万吨。另外还新发现粘土矿,主要分布于小安乡、羊木镇等地,三氧化二铝含量为20~40%,总储量约80万吨。脉石英分布于花石乡,二氧化硅含量为99%,总储量约20万吨。白方岩分布于中子、宣河境内,Mg(CaCo3)含量为10~30%,总储量约万吨。
森林资源
截至年,朝天区有耕地24万亩,林业用地.7万亩,其中有林地.8万亩,疏林地3万亩,灌木林地1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3万亩,无林地18.6万亩,宜林荒地亩,退耕还林地1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6%,是四川省重点产材县(区)之一。主要树种有华山松、巴山松、油松、柏木、马尾松、银杏、栎类、山毛榉和竹类。年产木材1.2万立方米,白皮松、银杏、楠木、水杉、红豆树、樟木等珍贵树种分布较广。名优林特产品资源丰富,生漆、柿饼、板栗、“三木”药材、天麻、香菇等,质地优良、驰名中外。年底林业产值达万元,是建区时的8倍,朝天区各类经济林产品达余吨,其中,核桃吨、木耳、香菇吨、木本药材吨、柿子吨、华山松籽吨,这些林产品的销售,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水利资源
朝天区水资源属嘉陵江水系,集雨面积大于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嘉陵江、羊木河、安乐河、潜溪河、青边河、鱼洞河,朝天区多年地表总径流量70.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9毫米,其中过境水量61.41亿立方米,地下水万立方米,朝天区多年平均降水深毫米,降水总量18.亿立方米,平均产水深毫米。朝天区水能理论蕴藏量17.8万千瓦,可开发量5.2万千瓦,现仅开发0.3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现已具备开发条件的电站主要有峡口Ⅰ级、陈家电站、正觉寺电站等。
植物资源
朝天境内农副土特产品丰韵独具,松籽、木耳、香菇、土豆、芸豆、花生、油菜籽等产品质优量大。朝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及其它杂粮。大宗土特产品有蚕茧、油桐、木耳、核桃、柿、漆、杜仲、天麻、柴胡、辛荑花等。有自然原生植物0余种,其中草药植物多达多种,有古银杏、古香樟、古楠木、古椴、古柏、古松、古黄梁树千余株,其中数十株古如郎树和巴厘树等属珍稀树种。
动物资源
朝天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种以上,其中大型野兽类有熊、豹、豺、狼、鹿、猴、野猪等30多种,有鸟类多种,爬行动物10多种,两栖类动物6种,鱼类7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类动物30多种。畜牧业以家禽、家畜为主,生猪、黄羊、毛兔发展较快,是全国南江黄羊种羊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年末朝天区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常住人口18.5万人,城镇人口5.38万人。年朝天区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8.96‰;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6.28‰;人口自然增长率2.67‰。
民族
朝天区境内居住着汉、满、蒙、回、彝、苗、壮、侗、傣、羌、朝鲜、土家、布依、维吾尔、藏15个民族,汉族人口居多,回族次之,其他民族户数、人口均少。
交通运输
截至年,朝天区有3条交通主干线向川陕甘及全国各地幅射,国道高等级公路、宝成铁路复线纵贯南北,沿嘉陵江水道可上至陕西略阳,下至广元、苍溪、阆中、南充,直抵重庆。以朝(天)阳(平关)公路、大(巴口)回(龙河)公路,中(子)荣(山)公路3条公路主干线至周边各省及相邻县区,县道公路和区内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已形成网络。
年末朝天区境内公路总里程公里,其中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3%;完成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5.1%。
民族风情
朝天居住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布依族等,汉族占朝天区居民的99%以上,汉族聚居地广泛的流传着年岁、月节、社祭、祭祀等各类礼俗文化活动,每月都有节日活动,主要节日有春节、二月二日“迎勤龙送懒龙节”和观音会、三月清明节,四月娘娘会和浴佛节,五月端午节,六月晒经节,七月乞巧节,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十月牛王节,冬月冬至节,腊月腊八节。
回族约占朝天区居民人口总数的0.19%,他们一直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祥和的生活着,他们的主要节日有十二月十日的古尔帮节,又叫宰牲节,五月二十一日的圣经节,十一月一日的开斋节,按国务院文件规定,这三个节,按教规庆祝,对回族职工放假一天,在回汉同居的地方,他们也参与汉族的一些习俗活动和各种节日纪念日。该区的其它少数民族有满、蒙、布衣族、黎黎族等,因人数太少,他们都有一个汉族家庭,一般都依汉族的习俗。
朝天大部分地区,是古老的羌氏族集居地,远在秦汉这里羌氏人口就相当发达,朝天的羌氏族和陕西守羌的羌氏族是同一个部族,汉武帝时,在宁羌设有羌氏族管理机制。元朝和明初,朝天百里无人烟,在宋元战争期间,很多羌氏族被杀死或外逃,但羌族遗留的文化礼俗,为朝天后来的居民所采用。如羌氏族的服饰---麻柳刺绣;羌族的住宿---吊角楼;羌族的婚俗--合婚,对歌;羌族的表葬---火葬和岩葬;羌族的祭会---山神会;羌族的文娱生活---对锣、对歌等,特别是高山地区,还残存着古老民族生活风俗的遗存。
宗教信仰
该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有其深远的影响。该区有六、七个民族。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佛教
该区的佛教是北魏时期传入的。如北魏时期,北魏宣武帝大兴佛教,扩建寺庙。南朝时在朝天建立的邵欢县,北魏为缓解民族矛盾,妄图将人的思想引到佛教上来,言为“杨佛教旨,造福于民”,各地到处建寺庙,将原邵欢县邑城处的河神庙扩大为石亭寺,将邵欢县改名为石亭县,从此朝天佛教大兴。解放后,该区无正式佛教组织,现还有此零星散僧,依付于其他僧观的教派。
道教
该区是道教发祥地之一,现朝天区有道观三十九座,主要有笔峰观、朝天观、金台观、金花观、鱼鳞观、元通观、元山观、尖山观、玉皇观等等。道教兴起于东汉,发展于唐、宋、明、清代时,佛教大兴,该区的所有的道观都改称为寺。夫子、老君、佛三教合一。唐宋时该区的道教规模较大,仅笔峰观,在明清时,有庙产0亩,笔峰观有九宫八殿,观宇七十八间,为川北第一观。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又叫“回教”,“清真教”,尊奉穆罕默德,不分性别年龄通称穆斯林。该区的回族主要居住在大滩,宣河、中子有些零星的住户,总人口余人,大滩新生村穆家坡集中居住多人。该区的回民在清康熙年间由宁夏传入,恂一祖师在大滩创教,清康熙三十一年,恂一祖师任教长,马永清,穆在清任阿匍,修建了大滩清真寺,康熙四十年代在大滩回龙山建立了拱化静览亭。大滩回族的风俗,不信鬼神,不崇拜偶像,但他们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后世、信前定、信《古兰经》、信圣训。大滩伊斯兰教属正统逊尼派,每个回民都要进行基本功训练,他们每个人要练五功,即:念功、礼功、斋功、功课、朝功;伊斯兰教很讲究伦礼和礼仪。他们的生活习惯,讲究清洁卫生,不吃死物、戒酒,不吃猪肉,认为猪很污秽。他们的葬礼很讲清洁,不讲排场,讲究土葬、博葬,死者按规矩用土掩埋即可。
基督教
广元的基督教有两支,一是英国差会的中华会,一是美国差会的福音会。朝天参加基督教派的人不多,大都是知识分子,大滩李开国等十余人属基督教徒,和广元东街礼拜堂的福音会联系。一九五0年以后未开展活动。
天主教
朝天教主教发展较早,影响面很大,十七世纪末,余德新等法国传教士,就已到大滩、元吉、文安、青林等地传教,光绪二十年在元吉建立天教堂,经历了十四神职神父,收教徒达余人。年3月,神父王良佐调任天主教堂任神职,曾亲到元吉走遍了家家户户,了解民情。敬天主,纪念复活节、八月十五、圣母升天日、十二月二十五、耶稣诞生日,这些节日,都要做弥撒和祈祷。天主教徒临终时要经死者颂经,不超过三日必葬,花圈、挽联、呜炮、奏乐、带孝与汉人同。
旅游景点
水磨沟
水磨沟属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米,最高海拔米,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有近万亩的高地草原“秦巴大草甸”,集森林、峡谷、草原、瀑布等各种类型景点于一身。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云豹、扭角羚、藏酋猴、珙桐、连香树、白皮松等珍稀动植物分布其间,具有景观综合优势。主要景点有马尾瀑、月亮峡、贵妃草原、石笋峰、青龙洞等。
明月峡
景点位于广元城北23公里处的朝天镇南1公里嘉陵江畔明月峡中。这里扼川陕公路咽喉,两岸绝壁如削,江涛拍岸,东岸石壁上仍遗留着长约半公里的古栈道孔眼。栈道开凿于先秦,历代续有修葺。《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
川洞庵
川洞庵踞于四川广元市朝天城东42公里的曾家镇响水村川主山脚,因川主山顶旧有川主庙而得名。川洞庵漏斗属白垩纪地层,它是由两级漏斗组成,长径约米,中径约米,短径约50米,深约米,容积约2.22亿立方米。
曾家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曾家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旅游区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北距国道中子镇入口12公里,南距广元市城区25公里,到达各主要景点的公路均已得到整治。旅游区内平均海拔1米,总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4%,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看的好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