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经典全民战疫情
—《战争与和平》
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讲座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中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这部作品以高超的技艺描述了本世纪初俄罗斯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战争与和平》使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罗斯的生活,这会胜过读几百部民族学和历史学的著作。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年。该作以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到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年,托尔斯泰在国外旅行期间,他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遇见了一位远亲、从西伯利亚流放地被赦免回来的著名十二月党人谢·格·沃尔康斯基。同沃尔康斯基的长谈使作者产生了创作一本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小说的想法。年3月26日,他在布鲁塞尔写信给赫尔岑表示,他4个月前开始构思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是从西伯利亚回来的十二月党人。他写的这个十二月党人应是一个狂热者、神秘主义者、基督徒。十二月党人用严厉的多少有些理想主义的眼光来衡量新俄罗斯。
《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思想: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战争与和平》它歌颂和平,同时又描写战争,反映人民保卫自己祖国土地不受敌人凌辱的英勇精神。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中,在表达对战争的不满的同时,从人物的刻画和人物的命运上,描写了对人道主义的赞扬;而作为虔诚的说教者,他又强烈地宣传“不要用暴力和邪恶抗争”和“道德上的自我改善”等博爱主张。
《战争与和平》虽然描写的不是农民生活,但是在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悲惨”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这一切凸显了托尔斯泰“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故事发生在贵族阶层,但很明显,受迫害的绝不只是小说里的贵族,受到战争迫害的也不只是主人公安德烈,而是千百万劳动人民。
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核心是博爱精神,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通过最后对每个人命运的描写,表现出了他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托尔斯泰说:“按基督的学说来看,真正的生命在于最大限度地接近每一个人在内心发现并意识到的天国的完美,在于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意志同上帝的意志的融合。”托尔斯泰在对人物塑造的同时,抒发了尊重女性权力的呼吁,希望能够感染更多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