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文旅”产业结构调整
△旺苍县县城
△年的旺苍鼓城山红叶
去年以来,旺苍县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大文旅”产业体系的意见》,提出了未来几年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一核三带”文旅产业布局和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升文旅发展业态等重点工作,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大抓文旅、抓大文旅”的热潮。
△中国红军城AAAA级景区
去年全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安排部署,深入推进“大文旅”产业结构调整,全力做靓“红城、绿谷、茶乡、古道”四张文旅名片,全面打响“红色旺苍、中国茶乡”城市核心品牌,旺苍文旅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3.7亿元,接待游客万余人次。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举办国庆8天乐活动,吸引54万余人次参与,实现旅游收入万元。
2
“大文旅”产业结构调整掀起“大抓文旅、抓大文旅”热潮
△米仓山大峡谷AAAA级景区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积极通过《中国推介》、广元廊桥图片展等平台大力推介四张文旅名片。成功举办米仓山大峡谷4A级旅游景区开业仪式、米仓茶宴品鉴会等活动20余场次,先后举办文旅资源推介会、茶叶网络推介会等大型网络直播活动,在线点击率突破余万次。
△鹿亭温泉
景区创建取得新突破。米仓山大峡谷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鹿亭温泉恢复营业。盐井河森林公园被列入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东凡现代农业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木门镇被评为年广元市文旅特色小镇。
△红场夜市
产业业态不断丰富。谋划打造了红场夜市、龙潭旅游商品购物街等特色街区,培育开发了“米仓茶宴”特色餐饮、夜间演绎节目、网红清吧等新业态,文旅产业正逐步回暖。
△木门会议旧址
公共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木门会议旧址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龙寨、黄猫垭等4处战斗遗址成功申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旺苍端公戏通过国家级非遗专家组评审。规范提升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个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教育春晚、送文化(戏曲)下乡慰问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场次。水磨桥板村、黄洋水营村、木门天星村等3个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名录。
△“红桥”“绿桥”效果图
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G5京昆复线、G、S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广巴达城际线路、南盐高速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与广巴高速签订了旺苍互通式立交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六横四纵两环线”县域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构建。壅水工程、亲水栈道等14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8.2亿元,计划投资20亿元的滨水经济休闲带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红桥”“绿桥”两个地标性建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3
重点发力全力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3年,旺苍将着重围绕“一城四区六镇”发力,全力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红色旺苍、中国茶乡”。
△中国红军城
全力以赴抓好文旅项目
围绕国家文旅重点发展方向和旺苍“一城四区六镇”建设,积极谋划包装一批红色文化、康养旅游、度假酒店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米仓山大峡谷旅游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动中国红军城—木门景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东河记忆—广元黄茶”文创园、天星康养旅游小镇等“大文旅”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落实落地;采取多种形式筹集一批项目保障资金。
△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旺苍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
不断丰富文旅发展业态
积极培育一批“旺苍味道”餐饮品牌。加快建设一批森林人家、康养地产、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特色酒店。努力构建“六横四纵两环线”交通体系,全面形成“内通外联”“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精心设计系列精品旅游路线,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加快研发“米仓山茶”等系列旅游、文创产品。创新网络营销模式,大力发展网红经济。打造一批互动体验性娱乐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到旺苍旅游消费,实现滚动式发展和良性循环。
△旺苍县东河镇南凤村
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深化文旅、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创造一批影视、舞蹈、摄影等深受欢迎的文艺作品,推进非遗、文创、研学、演艺、展览进景区;着力提升红军城陈列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旅游服务功能;重点建设以东凡现代农业园区、南阳山景区、高阳千年贡茶园区等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的农旅观光体验带;加快推进“东河记忆”文创一条街、中国印钞造币博物馆等项目建设。
△旺苍文旅产品
抓好文旅产品宣传推介
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合作,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