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月色
文/周建
那年秋天,和女儿天天回到旺苍乡下的五权老家,正是国庆七天长假之际的深秋时节。
这是入秋以来我第一次回来看望父母。那几天,故乡笼罩在深深浅浅的秋色中,我也在老家一直忙个不停。楼顶花园的耳房门年久失修,门框在我上次走后不久就开始松动,关门稍一用力,泥沙就簌簌掉下。三姐一直担心不已,几次说要找人维修,而父亲总说没事。那天我花了整整一上午时间,把门砖拆了,用水泥重新敷好,又用铁皮把整个门面包了一层,这样还可以抵御风雨的侵蚀。一楼和二楼每间屋子的电灯开关,当初建房时就安得很高,每次开关线拉断后,母亲总是搬来梯子,颤巍巍地爬上去接线,她眼睛又不好,半天接不上,有次还不小心从上面摔了下来,半个多月都不能走路。就在那几天,我把所有的电灯开关都移了下来,移到了母亲站在地上一伸手就能摸到的位置,还全换成了按动开关,灯泡也换成了经久耐用的节能灯,这样还省去了动辄就换灯泡的麻烦。我又在一楼通往厕所的那条光线昏暗的通道里,安了一个声控开关,这样就算父母半夜起来,也用不着再像从前那样要在墙上摸索半天去找开关。那天我在擦洗窗户的时候,发现许多玻璃都摇摇欲坠,我便买来鞋钉,逐扇逐扇窗地把每一块玻璃重新加固了一遍,不灵活的门锁也全部修好了。父亲楼顶花园里的瓜架早已腐朽了,母亲念叨了好几回,说明年的冬瓜往哪挂,我便找来鲜活坚硬的木棒重新把它们绑好,那些换下来的废弃的旧木棒,全给母亲劈了柴火,装了满满几箱子,足够母亲烧半年。回风炉上的那根烟囱,不知什么时候裂开了一道缝隙,炊烟不时从那里漏出来,弄得满屋都是,我便去隔壁收废品的邻家找来废弃的易拉罐,用桑剪剪了两头,平平整整地把它用铁丝箍在那里。园子里几块母亲准备用来种菜的自留地,很久就荒芜在那里,我几次说要把它挖出来,母亲心疼我的劳累,一直不让我挖,后来我借口去同学家有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背着母亲悄悄地把它们挖了出来。去年冬天给父母买的用于热敷治疗关节疼痛的充电热水袋,一个已经坏了,另一个也充不起温度了,我牢牢记在了心里,准备等我回到广元后,再买几个带回来。楼上楼下每一间房子,就算每天再忙再累,我也忘不了叫上天天一起把它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了。母亲也比以往更加忙碌了起来,开始陆陆续续给我准备走的东西。头天下午她就从集市上买回了猪脑壳肉,戴上老花镜,花了半天时间才把猪毛拔完,又烧了洗净,就在最后那天晚上开始用自制的卤水,放在回风炉上用文火慢慢熬煮。清香袭来,一点一点地弥漫在老家房子的每一个角落。她知道我喜欢吃猪脑壳肉,每次我回老家的时候,总要给我卤一些带到广元来。其实吃的次数多了,我也觉得口腻,但我一直不忍心说出来。每次听到她说她已经老了,以后就是我想吃也不能给我做了这句话时,我的鼻子就不由得发酸。旁边的那个小纸箱里,早就给我装好了茶叶、土鸡蛋、瓜子、红豆腐和五花肉,还有黄昏时分母亲从园子里扯来的新鲜小白菜和一大捆我最爱吃的韭菜,平平整整地摊在那里,只等第二天一早我走时就打包让我带上。
那天黄昏,母亲忙碌的身影一直在厨房里进进出出,不停地在我眼前晃动,我的心也在那一刻又一次变得凝重而伤感起来。我便悄悄叫上天天,像往常一样慢慢来到楼上,开始一间房接一间房仔细地去看,然后又一间房接一间房仔细地去打扫。这似乎已成了惯例。每次天天随我回五权走之前,我总要带上她,最后一次去看看老家的房子,最后一次去和这里的一切告别。就像今晚,她一直默默地跟在我身后,和我一样默默地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然后听我絮絮叨叨地讲着她小时候和她爷爷婆婆呆在五权时发生在这里的一个个温暖的小故事。我还告诉她,明天这一走,或许又只有等到放寒假的时候才能回到这里了。而老家的一切,老家的每一间房子,还有留在这里的每一个亲人,又会成为自己远在他乡时时牵挂和思念的对象,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每次回来的时候,多陪陪父母说说话儿,多帮帮父母做些事情,多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他们已经渐行渐远、和我们相处或许一天比一天少的最后的日子,然后在每次走之前,最后一次默默地去看看老家的一切,去记住这里的每一样东西,和每一个亲人,让自己从此离开老家又一次身在他乡的孤独思念的心,还能感受到一丝丝温暖,和一点点慰藉。
其实,这样的难舍情怀,从我当初远离故乡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萦绕在怀。十多年来,每次我回老家前,总要翻翻上次回来的日记,总要看看上次回来时还有哪些事情没给父母做好,总要在那次回来的时候抓紧时间把它们补上。每次走的时候总是一遍遍徘徊在老家的每一间屋子,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父母在我走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总是忘不了在走的那天早上把这次回来的日子写在门上。就在一楼的每一扇门后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十多年来我每次回老家和离开老家时的日期,如今,它们满满的,早已写到了二楼。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回家,这样的离家又回家的亲情记录,或许这一辈子也写不完,永远永远都会一直写下去......
那天晚上,喧哗了一天的故乡终于在深秋的夜色降临时分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母亲忙碌的身影在那晚清香四溢的饭桌上依然没有片刻的歇息。她不断地往我和天天碗里夹着菜,不住地叫我们多吃点多吃点,而我却很少看见她自己吃上一口,就只听见她对天天反复唠叨着那句“又只有等到春节回来才能吃到婆婆亲手给你做的饭菜了”......柔和的灯光在老屋里四散开来,水一样地流淌在母亲的喁喁细语和那些殷殷的唠叨里,像月光一样溶溶地倾泻到每一个人身上,把我呆在老家的最后那天晚上照得温暖而明亮。我一直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眼角隐隐地有泪珠溢出。我忙转过身去,悄悄地擦了擦眼睛,然后起身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把它放在电视机上,对准母亲慢慢调好镜头,然后轻轻按下了录像键......
作者简介
周建,年出生,旺苍五权人。自小一直在五权度过,后历经出外求学、工作、下岗、自谋生路,现在广元经营一家文具店铺,同时从事家辅工作。
《旺苍文学》微刊管理团队
主编:向仕新
副主编:刘桂莲张翅蔡勇侯永富杨金鹏
组稿编辑:杨奎昌李青松胡兴菊蒋玉良向素华向骞
编审校对:何红梅向骞
组版编辑:程丽
友情合作:红城书画院阳春艺术团
投稿须知:
1.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俱佳,体裁不限;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2.文末附作者简介(字以内),文稿用word或纯文本排版,与作者近照同一邮件,分别以附件形式发送至以下邮箱:
现代诗歌(散文诗):杨奎昌
qq.白癜风的治愈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