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打破以往常规培训模式,从细化培训需求、活化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效果入手,聚焦因人施策、因时而变、因需而定,让干部教育培训有“料”有“味”。
当前,一些地方干部教育培训存在内容设置笼统的现象,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级、不同专业的要求设计较少,“一锅煮”“一刀切”的培训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走老路、套模板”“填鸭式”;有的培训形式单一、手段滞后,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一训了之”,培训之后就无下文,凡此种种,不仅违背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初衷,也让干部培训流于形式,影响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培训的党员干部来自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培训需求也不一样。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增强教育培训的供给侧下功夫。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提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当前干部能力建设的短板和弱项,通过调查研究、发放问卷等形式,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实施干部“滴灌式”培训,让培训“供”与“需”精准对味。要突出“干什么学什么”,深入分析当前干部专业能力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不断强化干部专业化履职能力。
培训方式得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难以取得实效。要积极探索丰富培训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变“灌输式”为“体验式”,引导参训干部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要考虑化解参训干部工学矛盾难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灵活便捷、覆盖面大的优势,组织干部参加线上学习,通过网络直播“自主学”、视频回看“重点学”、线上分组“研讨学”,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培训质效。要完善教育培训考评机制,全面考核评价干部培训期间情况,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县委组织部)
编辑:齐元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