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难忘的童年时光
这美篇其实原本不打算写的,自己毕竟是学园艺专业,多少更懂一些。但是今天我还是要卖弄一点专业知识,有些野果现在本地名忘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呀!一晃有些奔四,奔五了。对于70后,80后在农村出生的人来说。看到此篇,除了怀念,还是怀念! 茅莓,小时候印象极少吃,这种莓不是很甜,肉少。但是这也是童年常见的野果! 三月泡,屏南话:咪嗱泡。田埂上挺多的,经常吃!小时候一群同伴一起采泡的情景,至今还是记得的。什么时候带上自己孩子回家采泡去!哈哈 这个是泡的一种,学名:覆盆子,也是一味中药。 地稔,屏南话:路茄。不懂翻译的对不对,屏南人,估计看的懂吧。要黑了才能吃,吃完嘴巴,舌头都紫色了。你吃过吗? 金樱子的花 金樱子的果实,嚼起来有点甜,不过要先把刺弄干净,友情提示:不能吃太多。吃多了好像会便秘。金樱子泡酒据说还是挺不错的。功效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 石斑木,果实叫滑籽。有吃过就是了 枸杞,不算野果之列,这一般都是人家房前屋后种的。是一味中药,叶子煮肉汤美味又养生。 黄瑞木,果实土名“猴锤” 拐枣,鸡爪梨,屏南话叫不出来了。这个一定要霜打了才好吃,不然很涩。这个也是可以泡酒。 红豆杉,屏南话叫裸树。果实好吃,不过就是要爬很高才能采的到,九洋谢厝停车坪上坟头记得有一株,周厝小学边有几株,硕果累累。小时候很多孩子爱去采摘,估计现在能爬树的孩子不多了。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药用价值极高,红豆杉果实也可以泡酒哦。 是不是很有感觉呀,今年邀几个朋友一起去九洋牛埕,仙顶看看。肯定有收获! 学名:乌饭我们小时候吃的都是乌饭的果实。大家都熟悉的,本地话不好直译。要霜打过才好吃。满满的回忆,满满的爱。 看了是不是很想回老家了,咋们采“染肉”去了。哈哈 火棘别名救军粮,印象中没有吃过。挂果期很长,味道是酸甜的。 杨梅看了是不是流口水啦。不多介绍了,口水已经一地了。 山茶树上结的,是变态的叶子。挺好吃的,暂且归野果一类。 这种据说是叶子被虫咬了,肿出来的变异体。 羊奶子,看起来挺形象的。学名:胡颓子本地话会说,翻译有障碍。这个挺酸的,个人不是挺喜欢吃的。 盐肤木,果实叫猴盐,应该有咸味,看起来像盐巴。盐肤木根是可以拿来煮鸡鸭肉进补的。 是不是很像盐巴呀。真的咸! 野葡萄 木通的花 木通果,屏南话叫咪嗱。这个东西太有代表性了。一般秋收过后去采,放在谷堆一段时间,等变黄了就可以吃了。现在市场上有卖,有点小贵 收获颇丰的山上之行 看到这图,你也想吃吧。味道不错哦! 八月炸,本地话叫“bi嗱”。大家知道一下就好,这种裂开的时候才好吃。 猕猴桃,本地话:“毛毛梨”,吃法与木通果相近,要放一段时间,果子软了才好吃。 猕猴桃营养杠杠滴,维生素C含量高。 五味子科的一种果实,本地话:拳头嗱。要这样颜色才好吃。 野山梨,没啥肉,煮熟了放糖泡着吃还不错。 拔契果实不是很好吃,稍微偏涩。 赤楠果实,也是挺不错的,霜打过味道很好。 赤楠果实 桑葚,味道酸甜,可以泡酒。 这种果实叫什么真叫不来了,学名:莢迷。 本地话,好像叫红子 板栗,大家都熟悉的,小时候也有经常吃。当然还有种比较小的叫槠,槠树有分大槠,米槠。秋收过后直接去后门岗槠树底下直接捡。 山上捡来的米槠,图片是春香回家时候拍的,挺好的!在此谢过 当我编辑完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时候还能重新全部吃个遍该多好,也许我吃的已经不是野果,而是在回味童年美好时光!特别感谢九洋乡亲周华谋,谢春香,谢连禧提供宝贵照片,其他图片从百度图片引用、下载,恕不一一标明,敬请见谅。文章转自美篇,作者——我从九洋来
屏南在线-屏南人的网络家园
商务合作┋推广策划┋广告投放┋求助报料
请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