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镇学校课题成功立项为省级课题

北京治雀斑最好医院 http://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8817.html

年11月25日,大山铺镇镇中心校(大安区浙江快达小学)收到上级下发的年度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拟立项课题名单通知。

作为地处城乡交界地带的乡镇学校——大山铺镇镇中心校课题《城乡结合部教师研训融合培养策略研究》,在省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立项在乡村教育发展专项名单里。这是对我们乡村教师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课改,深研实干,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教师、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收获的喜悦,成功的幸福。

年度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拟立项

课题名单

一、资助金项目

重大课题8项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主研单位

立项结果

1

区域推进中小学五育并举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彭钚铀

龙泉驿区委教育领导小组

牵头研究

新时代五育融合的“1+5+3”体系构建实践研究

邱钟

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

协同研究

中职“五育并举”型综合素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李小华

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协同研究

“五育融合”示范区创建实践研究

李芝伦

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

协同研究

基础教育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发展的问题调查与路径研究——以雅安市为例

黄光军

雅安市教育局、雅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协同研究

2

全面培养的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群建设研究

孙丹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

牵头研究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杨驰云

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管理指导中心

协同研究

新时代初中生劳动教育行动研究

张秀玲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协同研究

小学生多元化体验式劳动教育路径及策略的研究

郝朝庄

开江县实验小学

协同研究

四川省综合实践基地(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研究

张建琼

四川师范大学

协同研究

新时代中职生“四真”“四创”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魏祥群

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题学校

协同研究

以劳动实践为载体的科学研创教学变革研究

罗羿

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协同研究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朱雪林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协同研究

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罗长河

四川行学实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研究

3

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的模式及路径研究

廖大凯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牵头研究

基于物流职业标准的教师技能比赛标准研究

张锦惠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协同研究

农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

刘松青

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

协同研究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

周良权

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

协同研究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何丹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协同研究

4

四川省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研究

董洪丹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牵头研究

以四川智慧教育联盟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

任迎虹

成都师范学院

协同研究

四川省“三个课堂”建设策略与应用研究

代倩

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管理指导中心

协同研究

运用“互联网+”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研究

陈婕

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协同研究

四川省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研究

肖铮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协同研究

5

区域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研究

赵清芳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牵头研究

县域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杨顺友

中江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协同研究

“家校协同”育人方式的实践研究

于道平

广安市广安区五福初级中学

协同研究

新时代幼儿品格教育体系研究

宋雪茫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协同研究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建设实践研究

周耘

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

牵头研究

7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双师教学实践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覃文胜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牵头研究

8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李戬

四川师范大学

牵头研究

城镇小学生信仰启蒙教育的策略研究

王洪

宣汉县东乡镇西北中心校

协同研究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陈德勇

射洪绿然国际学校

协同研究

幼儿家乡概念内涵式印刻实践研究

刘春梅

峨眉山市实验幼儿园

协同研究

新时代农村高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邹居勇

三台县芦溪中学

协同研究

新时代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鲁云波

四川省达州中学

协同研究

民族地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研究

肖东林

红原县教育局

协同研究

凉山彝族聚居区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刘芳

甘洛县普昌镇桥边小学

协同研究

重点课题78项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主研单位

1

基于国际阅读测评的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分级测评实践研究

陈邦

泸州市招生考试指导中心

2

普通高中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文飞翔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

3

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侯小兵

绵阳师范学院

4

小学生君子人格养成教育研究

李中文

蓬安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5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五学”教学策略研究

李俊

四川省广元中学

6

四川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践研究——基于昭觉县四开片区接对帮扶实证分析

丰文林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7

建构促进县域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

易勇

资中县教育和体育局

8

中小学学段贯通的优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刘涛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9

小学随班就读视力障碍学生支持性课程建设研究

黄汝倩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0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招考决策支撑系统研究

刘敏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11

四川省体育中考改革研究

谭步军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2

新时代四川省招考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丁念友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13

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创新研究

饶静安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4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秦飞龙

成都工业学院

15

“五育并举”背景下工科高校“浸润式”劳动教育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

蒲冠州

西南石油大学

16

基于校地平台共享的“课程思政”一体化机制研究

何会宁

宜宾学院

17

院地共建UGI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邵开泽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18

区域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发展策略研究——以广元市为例

王锡安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9

大数据支持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研究——以成都高新区“运动处方”为例

彭涌

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

20

基于胜任力的区域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沈明德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1

集团管理一体发展——区域公办园优质发展路径研究

张德武

新津区教育局

22

小学德育发展性测评实践研究

杜开君

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3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正惠

绵阳师范学院

24

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逻辑研究

李继

成都师范学院

25

基于生命自觉的师生共创共享学校幸福场建构策略研究

蒋红敏

营山县金华希望小学校

26

推进县域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段光铨

天全县教育局

27

中小学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机制研究

任兴灵

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8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陈辉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9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实践研究——以南溪区为例

李培春

宜宾市南溪区教育和体育局

30

基于专业发展联盟的新教师内生力培育实践研究

张金莉

宜宾市打金街幼儿园

31

基于能力模块建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黄洪刚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32

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三元共育公共实训基地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

赵明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

33

诊改背景下中职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为例

杨建辉

四川省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

34

基于TQM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实践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基地为例

胡宇

电子科技大学

35

地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伍小兵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36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语文典型课例研究

蒋光明

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37

新媒体视域下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路及对策研究

马先睿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8

基于学科知识内容逻辑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何赳立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9

基于“四自”育人的课程融合实践研究

陈兵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40

义务教育教师课程领导力培养策略研究

刘飞

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41

差错诊断与差错控制——数学教与学解困新路探究

高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42

培养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科创+”课程构建研究

程郑

成都市双林小学

43

中小学科研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胜任力提升实践研究

王涛斌

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44

新时代中学生“全景式”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

任俊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

45

教育生态视角下区域新型家校关系实践研究

曹晓峰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

46

知识创生视角下中小学名师科研素养提升研究

李沿知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7

农村留守孩子“性保护”教育的实践研究

彭杰

隆昌市圣灯镇中心学校

48

基于议题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李松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49

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入心·践行”实施策略研究

何良

眉山市东坡区百坡小学

50

“两自一包”背景下新建城镇小学校实施优质教育的路径研究

阳艺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端淑小学

51

九年一贯构建学生发展指导课程的实践研究

朱祥勇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

52

文化育人理念下的中小学乡土美术课程建设

先礼艳

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53

新时期民族地区精准教研促进县域教育协同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

牛华国

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

54

县域内中小学课程思政机制与路径探索

舒艳萍

泸州市龙马潭区教师发展中心

55

高师院校与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研究

王海滨

绵阳师范学院

56

区域推进“育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王远强

泸州市纳溪区教育和体育局

57

基于国学经典的小学生文化自信生长研究

曾秋声

四川博睿特外国语学校

58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李军

三台县教育研究室

59

新时代园风带家风“双育融合·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郭玲

阆中市第二幼儿园

60

生态视域下普通高中“6+1”双主教学模式研究

杨隽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

61

面向的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范小梅

成都大学

62

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综合评价研究

李友平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3

基于游戏故事的生长课程建设与研究

伍洪羲

绵阳市子云幼儿园

64

小学线上线下融合学习中心建构的策略研究

陈刚

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65

“城镇+乡村”教研联动的实践研究——以川南片区、甘孜藏区语文研修小组教研为例

钟长淑

自贡市汇南实验学校

66

中小学家校协同育人的内在机理及实现机制研究

刘远碧

四川师范大学

67

劳动教育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研究

季晓华

内江师范学院

68

初中学生“慧读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研究

邓双全

自贡市沿滩区龙湖中学校

69

农村市域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实践研究

任思惠

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70

高品质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汪建平

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

71

基于非遗传承的竹编特色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杨伟

四川省青神中等职业学校

72

区域职教共同体发展的实践研究

周崇林

四川省井研县高级职业中学

73

深化“三教”改革,创新高职卫生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张先庚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74

农村职中现代农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严富国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职业中学

75

四川省汽车类专业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周旭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76

院校一体化教育模式培养高职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刘琴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77

基于“1+X”认证的中高职对口贯通培养实践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罗建平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78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佑春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般课题项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主研单位

1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拓展模块实践研究

王晓曦

四川省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2

基于情感体验的幼儿创意美术实践研究

吴晓玲

南充市白土坝幼儿园

3

区域统筹视野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研究

薛涓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

农村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孔祥平

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5

初中政治学科能力测评及结果应用的区域性探索

赖小静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6

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蒋志奎

康定市教学研究中心

7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前置学习策略研究

王成军

平昌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8

基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

车孟良

苍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9

实验教学失范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李昌玉

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管理指导中心

10

基于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力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

王飞

乐山市实验中学

11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研究

夏良田

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

12

大中小协同推进区域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牛琴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3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实践研究

邬婧芸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4

四川省中小学教育科研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王跚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5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马红艳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6

义务教育阶段诗词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余小刚

四川教育报刊社

17

市域初高中一体化学业质量监测模型构建

罗媛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8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逆向单元整体设计实践研究

欧阳芸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9

混合式学习视域下的自导式教学结构改革研究

李存金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

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运行机制研究

杨萌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1

K12学校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

唐平

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

22

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老年教育+互联网”学习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刁元园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23

新时代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罗凯

内江师范学院

24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居家在线学习体验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赵亮

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

25

乡村振兴视角下“政校协同”共育村社干部本土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赵永田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26

基于化学专业“两平台双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及模式创新的探索与研究——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

杨敏

成都师范学院

27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提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本科教学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

丁祥

西华师范大学

28

以项目制实践教学带动影视剧作人才培养

郭怡然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9

普通本科院校师范专业四环七步“生教师导”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路径研究

王昌勇

内江师范学院

30

大学生自律差异下高校在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王继翔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1

一流本科教育“金课”建设视野下医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罗杰伟

川北医学院

32

基于实践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行动研究

李长青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3

部队经历、身份建构与复员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周菲

成都理工大学

34

新工科背景下的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TOD专业课程英文教学模式研究

杨璐

西南交通大学

35

发展小学生劳动素养的职业体验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朱娅君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36

城区初中学校五育融合课程建设研究

卢昭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校

37

基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区域初中体育“3+2+2”模式的研究

李广

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

38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中小学课程检视工具开发与应用研究

刘继红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

39

区域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性”的实践研究

邱刚田

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40

新时代教育家型教师领导力发展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

胡洁

宜宾学院

41

大数据支持的高中个性化学习精准引导研究

胡文武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

42

县域推进农村学校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张天水

青川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43

责任文化视域的小学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张洪明

德阳市第一小学校

44

政府主导下困境学生全面成长县域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绵竹市为例

刘强

绵竹市教育局

45

高中数学“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实践研究

张传伟

四川省广汉中学

46

基于研校企三方合作的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

陈富强

邛崃市教研培训中心

47

中学生物学教学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周裕志

射洪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48

生活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成课程的实践研究

王红宇

蒲江县北街幼儿园

49

普通高中拔尖创新早期人才学习品质及其培养研究

陈庆康

四川省温江中学

50

精准扶贫视角下四川民族地区幼小教师“推普脱贫”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张亮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51

片区联动推进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何志斌

苍溪县五龙中心教育督导站

52

构建区域内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郭万俊

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

5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尹万平

旺苍县东河小学

54

儿童诗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创写研究

罗良建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55

构建“三位一体”的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实践研究

钟华福

罗江区实验小学校

56

蒙学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儿童戏剧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余淼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7

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思维品质提升研究

曹俊林

四川省大英中学

58

新时代农村初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及策略研究

陈琪

苍溪县三川镇初级中学校

59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校本研修方式创新策略研究

李定本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中学

60

城乡结合部小学课后服务助推学生美育的实践研究

周静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月小学校

61

基于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生健康预防教育实践研究

张祥云

绵竹市南轩小学

62

“两自一包”机制下公办幼儿园星级教师培养与任用实践研究

王亚莉

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

63

基于创新的中学新劳动教育活动体系研究

程宇

成都石室蜀都中学

64

四川省残疾人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申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振洲

乐山师范学院

65

大概念统整的理解性教学研究

徐丹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

66

基于标准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张江平

天府第七中学

67

小学堂,大发展——聚焦广泛适应力的多层次整合性课程建设研究

蒲春燕

仁寿文同实验小学

68

五育并举视野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育人功能的研究

张体民

冕宁县凉铭实验外国语学校

69

基于教改项目转变教研培训机构职能范式研究——以成都市郫都区“深度课堂”项目推进为例

李玉林

成都市郫都区教研培训中心

70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杨杰

成都市海滨小学校

71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结构解析与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

蒋波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72

县域内科技创新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李朝华

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73

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陈曦

眉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74

基于核心素养下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实践研究

余庆华

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75

贫困地区体育教育质量提升机制及发展路径研究——以凉山州国家级贫困县为例

李林

成都体育学院

76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坪山歌”在中小学校的校园传承研究

李晓琪

威远县教育和体育局

77

以草图绘制为主的小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培养研究

曾德伟

内江市第六小学校

78

农村中学阳光青春期性教育的实践研究

肖世兰

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

79

初中阶段“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实践研究

何卫东

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初级中学

80

小学科学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县域实践研究

卓进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81

中国传统自然观视域下的自然教育课程实践研究

许芊芊

蒲江县南街幼儿园

82

小学多育融通的“3+1阅读”育人实践研究

吴璀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

83

生命教育视野下学校体育改革的路径与策略

邓陈亮

电子科技大学

84

仪式文化与幼儿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王友峰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5

基础教育整本书阅读“三三三”策略实践研究

杨学富

四川省内江市第三中学

86

基于文化自信的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钟樱

成都市金沙小学

87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叙事研究

吴文军

眉山市东坡区实验初级中学

88

县域推进家校共育的“”模式研究

刘兵

丹棱县教育和体育局

89

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研究

肖丹丽

甘孜州康定市东大街小学

90

中学生物学重要概念建构策略研究

李翠兰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91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马晓峰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92

民族地区初中“三位一体”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与运行

邱勇

四川省叙永县城郊初级中学校

9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陈平

安岳县岳阳镇小学

94

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混龄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策略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为例

冷世华

甘孜州道孚县教育和体育局

95

普通高中“一核五维三融合”育人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

翟晓根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

96

小学生计算思维学段发展视角下的STEM+C课程构建研究

罗玲

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97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索与实践

何冰

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98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四型八能”教师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邓克刚

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

99

高中思想政治项目化教学法实践研究

李静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李军

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教育集团

“五育融合”理念下“我育我学”课程体系建设

朱小波

泸州市实验小学校

小学美术传承本土文化的实践研究

陈晓芳

攀枝花市凤凰小学校

PISA阅读框架下培养高中学生科学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

江明军

四川省乐至中学

核心素养观下语篇理解思维导向途径及应用研究

孙鹏

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乡镇小学劳动教育生态构建实践研究

明秀东

犍为县孝姑中心小学

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生阅读实践

杨宏

泸州市忠山学校

新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课程整合优化实践研究

蒋洪波

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何东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中学

新建园项目式教研活动策略研究

丁艳华

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幼儿园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吴俊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小学古诗词“素读”教学技巧研究

唐莉

康定市民族小学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建特色幼儿园的实践与研究

张萍

康定市姑咱镇幼儿园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深度合作学习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周文学

犍为县矿区第一学校

甘孜州高中美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曹俊

甘孜州康定中学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县域师生书法素养提升实践研究

田芳

泸县教师进修学校

中小学校“毛笔书法进课堂”区域性实践探索

张旭辉

绵阳市安州区教育和体育局

小学“双线融合”家校协同教育生态机制研究

唐龙云

南充市涪江路小学校

基于校园生活重构的小学美育课程化实践研究

吴文强

雅安市雨城区兴贤小学

构建小学校园足球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赵开敏

阆中市南池小学校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探究

王国金

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

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融合的策略研究

陈娅

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大数据视域下提高智慧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贾清仁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一纵两横”系统化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肖玲

江油市人民街幼儿园

基于品牌识别理论下的小学精品教研组建设研究

杨新跃

南江县实验小学

新时代县城小学劳动教育的途径研究

何敏章

盐亭县文同小学

普通高中教育服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的实践

杨小松

四川省南江中学

“两德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肖代华

四川省仪陇宏德中学

基于文化传承的小学生“勤、礼、孝、信”品格培育的实践研究

王欢

通江县第六小学

基于“1+1+1”模式下幼儿健康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赵寒静

雅安市雨城区第一幼儿园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初中民歌教学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但夏

西华师范大学

区域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生态机制研究

许红平

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学校

荥经黑砂文化融入中学美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邓烁

四川省荥经中学

基于传承与创新视域的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廖茂荣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区域协同建设课程资源提升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研究——以绵阳市为例

谌建民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促进深度学习的化学阅读能力提升实践研究

龙翔

四川省绵阳中学

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

程维薇

成都大学

名师名校引领下的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伍应海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利用艺术工作坊促进区域中小学美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

黄茂君

顺庆区教研室

小学校园创新性防震减灾教育的实践研究

姜雪艳

芦山县芦阳第二小学

“”学校心育机制实践研究

祝雄跃

南部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从幼儿行为问题反思家庭心理环境构建

冯海英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于生态学视角新建民办学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

梁春艳

绵阳富乐国际学校

义务教育“A+32”学生综测综评实践研究

杨秀成

广安实验学校

五育并举背景下城镇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何鸿

武胜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区(县)域实施“1+N”教育联盟的研究

邓玲

广安市广安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现代实验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勇

内江师范学院

宜宾市小学生基础运动能力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高超

宜宾市体育中心

小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袁玲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

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农研旅游基地的课程建设研究

喻娜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指向深度学习的学思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杨景华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农村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罗南弟

富顺第二中学校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小场地教学策略的研究

刘南贤

华蓥市双河小学

小学学科智慧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邓武林

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校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多维悦读活动研究

李敏

宜宾教工幼儿园

语文科研究式教学的学理基础与实施路径

于军民

内江师范学院

自贡“盐文化”在学科融合中的传承研究

傅春霖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城区小学劳动教育“四位一体”培养策略研究

何勇

宣汉县江口学校

县域内校园廉洁土壤厚植策略的研究

刘华贵

自贡市大安区教育和体育局

县域“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实践研究

吴卫华

武胜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新时代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连晓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管理策略研究

张琪

四川省达川中学

基于新时代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读写联动实践研究

韩舟银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前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以自贡市为例

雷静

自贡汇东幼儿园

新冠疫情下中学生生命教育策略的实践研究

杨先灵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

依托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中小学生校外劳动实践教育的研究

杨波

岳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核心素养下安全教育“三轮驱动”实践研究

任思雄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

实施优秀音乐文化项目助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黄丹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农村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构建实践研究

卿云丹

江安县橙乡幼儿园

小学生劳动素养培育与实施路径研究

李乐春

广安市广安区富源小学

农村职中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为例

闫书贵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平台的中职专业集群建设的实践研究

陈华

成都市蜀兴职业中学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及课程教学实践育人共同体研究

金瑾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递进式价值引领实践与探索

朱冬梅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普职融通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

张健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智造”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牟晶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初探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策——以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农艺专业为例

王全

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

新冠疫情下四川高职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对研究

张华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师范类专业书法课程“四育四好”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王雪松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沈慧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示范校建设背景下专业教师引进、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陈斌

四川省泸州市江南职业中学校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谱系的市域统筹推进中职专业群建设研究

王振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疫情新常态下“短视频+直播”新电商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高凯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中职汽车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张兴华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旅游服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与新型学徒制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王树全

阿坝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健康中国战略下,体育与健康课程“1+0.5tabata训练”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刘梦媛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社校联动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打造地方特色工匠文化路径研究——以天骄社区、清江社区合作试点为例

赵倩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川东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行为研究

冉晓敏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中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教学标准制定

张百军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

基于MATLAB语言的航空专业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

王福谦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工学结合下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业“校企双主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黄从荣

四川省南江县职业中学

教育扶贫背景下彝族地区教师应急救护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罗昊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地方特色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以自贡盐帮菜为例

李新宇

自贡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

基于特职融合的初中听障生面点课程的实践探索

蔡丽

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差异化教育管理研究

李虹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攀西阳光康养菜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庞杰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川南幼专为例

罗征健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研学旅行导师培养策略研究——以雅安市为例

锋琳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护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专业态度的相关性研究

杨琴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

农村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实践研究

赵乾坤

富顺职业技术学校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变迁的制度逻辑研究

魏孜博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

钟丽萍

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

职业生涯视角下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与探索

赵家万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新时代农村中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伍强

四川省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健康中国背景下“工匠精神”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任凯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治管理的实践研究

刘江岚

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

诊改视阈下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诊断与改革研究

谢晓薇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冯丽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卫事件视域下中医情志治疗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李星霖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

门殿勇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新时代高职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的理路研究

陈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临床集中见习运行机制建构研究

李姮瑛

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朱春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研究

陈本锋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

宫涛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二、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项

重点课题17项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所属单位

1

支持薄弱园所共享优质资源的渗入式远程教育实践研究

高翔

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

2

深度课堂:高中课堂教学基本课型构建研究

胡霞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

3

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赵晓鸿

四川省旅游学校

4

博雅教育视野下融合创新实验课程的实践研究

陈东永

成都天府中学

5

部编语文读写创意教学微课例研究

卿平海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6

义务教育阶段校长非权力领导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易永伦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7

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生长型”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朱祥烈

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

8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五育并举”的教学实践研究

杨薪意

成都市行知小学

9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策略研究

杨光荣

成都市西川中学;成都市武侯区西川实验学校

10

支持幼儿园项目活动开展的资源开发研究

彭海霞

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

11

概念学习进阶与科学论证整合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赵广宇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1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资源的建设及应用

易国栋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13

小学“创享”语文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杨丽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

14

大美育背景下四川省中小学文创课程实践研究

陈冠夫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15

普通高中生涯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唐远琼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16

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师史学方法素养提升实践研究

刘松柏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7

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校本研修体系构建实践研究

魏东

四川省绵阳中学

一般课题20项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所属单位

1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张晓容

成都市华阳中学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拓展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吴臻华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

3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

余强

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

4

高阶思维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蒲大勇

南充市嘉陵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5

特教校校长领导课程“二本三化四沉”策略实践研究

张莉

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

6

小学英语双线混融式教研模式研究

王丽君

阆中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7

工作室引领校长成长促进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

李颖

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

8

新时代背景下家长育人素养再提升的策略研究

康永邦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9

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优化与实践研究

黄明勇

成都七中

10

基于职教高考的试题资源开发研究——以四川省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

刘清太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11

依托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学习力的研究与实践

方永根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

刘中楷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

13

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杨娟

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4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李孝成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15

农村学校初中生法治意识培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遂宁市为例

梁富强

蓬溪县城南学校

16

普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张泽仪

自贡市第六中学校

17

美育视域的童声合唱团梯队建设策略研究

刘应兰

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18

通过体育锻炼防控城市小学生近视率的实践研究

尹志娟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校

19

小学“视动”数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胡运清

泸县教师进修学校

20

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徐卫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三、乡村教育发展专项93项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主研单位

1

后疫情时代农村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实践研究

苏怀辉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2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主题式生命教育课程与实施策略研究

刘利平

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小河口学校

3

乡村初中“阅读+”架构实践研究

陈文权

宜宾市叙州区南广镇初级中学校

4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体验研究

罗萍

内江隆昌福庆小学

5

农村教师乡土情怀培养的策略研究

张宣兵

内江市市中区凌家镇中心小学校

6

基于人格培养的乡村小学活动课程体系研究

徐志忠

邛崃市桑园镇小学校

7

绵竹年画特色育人的实践研究

吴华富

绵竹市清道学校

8

城乡结合部九年制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及管理研究

高志国

达州市通川区复兴实验学校

9

区域乡村幼儿教师观察儿童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刘坤

德阳市旌阳区黄许博爱小学校

10

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研究模式

彭辉

眉山市东坡区万胜中心小学

11

基于群文阅读理念下的群诗阅读的实践研究

杨先凤

彭州市九尺镇小学

12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郭文莉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

13

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双驱”培养模型实践研究

周开江

广汉市高坪镇西高学校

14

以“奋”文化引领的农村寄宿制初中优质发展策略研究

吴贵杰

洪雅县柳江镇花溪初级中学

15

农村初中“5+2”联动式育人策略研究

熊德均

眉山市东坡区尚义初中

16

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育人的实践研究——以绵竹市遵道学校为例

俞华平

绵竹市遵道学校

17

基于教学作品观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

许必华

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初级中学校

18

因势利导的“三阶”教学模式探究

贺章勇

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

19

村镇小学教师课程执行素养校本提升策略研究

袁冬

犍为县新民镇中心小学

20

农村小学音乐与系列德育主题整合的研究

李明智

渠县临巴镇第一小学

21

农村小学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黎思军

什邡市南泉小学

22

农村高中普职融通英语词汇整体性教学实践研究

周桂蓉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

23

农村小学“石”课程的开发研究

李友全

崇州市大划镇小学校

24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期望共塑实践研究

余仁智

四川省犍为县玉津镇中心小学

25

数学文化视域下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刘上刚

乐至县回澜镇吴元鑫小学

26

农村高中校级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实施途径研究

董恒

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

27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曾宗画

隆昌市黄家镇中心学校

28

农村中学班级治理模式探究与实践

黄超

四川省双流永安中学

29

促进乡村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1+N”模式研究

陈军

丹棱县仁美镇双桥小学校

30

农村九年制学校一体化育人策略研究

王国勇

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实验学校

31

农村高中学困生心理资本建设的策略研究

牟高琴

自贡市第二十二中学校

32

农村二十四节气耕读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吕小珍

邻水县八耳镇中心小学

33

基于农村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黄明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34

农村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研究

陈纪兵

青川县青溪镇中心小学校

35

中小学校现代化课程治理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以成都市新都区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学校为例

王英豪

成都市新都区旃檀小学

36

新时代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研究

蒋亭亭

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旺盛九年一贯制学校

37

小学英语教师素养“1+N”城乡帮扶策略研究

邓晓英

自贡市贡井区成佳小学校

38

优质均衡视域下乡村学校教师队伍优质化策略研究

古锋

自贡市沿滩区兴隆镇中心小学校

39

小学数学动态分级同步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段儒军

威远县新场镇中心学校

40

乡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

欧铁锋

荣县留佳镇小学校

41

农村幼儿园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开发研究

刘建容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

42

九年一贯制学校构建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袁勇

宜宾市大运实验学校

43

大数据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个性化预习策略的探索

田祖国

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中心小学

44

农村九义校研学旅行之立德树人的研究策略

李勋

安岳县启明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45

共同体视域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研机制研究

蒲晓愉

南充市嘉陵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大通督导组

46

农村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欧德斌

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小学

47

城乡联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研究

杨模焱

富顺县赵化学区教育工作督导室

48

基于时令自然教育资源的农村幼儿科创趋向启蒙研究

宋远彬

犍为县清溪幼儿园

49

“两德精神”浸润下的尚美教育实践研究

陈波

仪陇县新政初级中学校

50

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周明伟

东坡区崇礼镇中心小学

51

深度学习下的“五育”课堂大单元学习策略的研究

王芳

都江堰市

52

城乡结合部教师研训融合培养策略研究

王进

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中心校

53

农村幼儿绘本阅读习惯养成的研究

包辉

南溪区长兴镇中心幼儿园

5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万学龙

攀枝花市东区银江中心学校

55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李功兵

宜宾市翠屏区象鼻中心学校

56

STEAM理念下农耕实践课程研究

常青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石洞小学

57

绸都文化视域下农村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以桑蚕种养为例

王民大

南充市嘉陵区文峰镇第一小学校

58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邛崃市平乐中学为例

何鹏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平乐中学校

59

“三通三共”县域办学共同体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李远勤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南城小学校

60

基于安全感建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途径研究

杜裕

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龙门初级中学、龙门小学

61

生态教育视野下农村薄弱学校“多维并构”育人模式的研究

王军

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新太初级中学校

62

基于幼儿审美经验建构的水墨画教育活动研究

吴晓霞

成都市郫都区红光示范幼儿园

63

西部农村中学“生本课堂”背景下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路径与策略

罗江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

64

新时代农村中学生劳动精神培养实践研究

戚绍勇

四川省阆中市柏垭中学校

65

山区农村初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研究

黄明忠

宜宾市南溪区黄沙镇初级中学校

66

农耕文化视角下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杜辉

营山县回龙中心小学校

67

深度学习背景下农村小学自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陶隽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

68

校园足球区域联动发展实践研究

唐小苗

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庄小学校

69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五育”并举实践研究

陈开伍

宜宾市江安县大妙镇中心小学校

70

农村“一校带多校(点)”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杨昆明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中心学校

71

乡土文化视域下园本主题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王建英

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新桥幼儿园

72

农村学生学科学习“自发、自控、自纠”融合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曾道军

金堂县清江可口可乐希望学校

73

农村寄宿制小学“经典阅读”校本课程构建研究

王军

崇平小学校

74

初中理科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陈富春

合江县尧坝镇初级中学校

75

新时代农村初中家校师生合作育人实践研究

陈昌川

广安市华蓥市永兴初级中学

76

镇域文化“活动式”嵌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研究

杜昭平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中心小学

77

农村小学基于实践基地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罗典华

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中心小学

78

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姜德才

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中心小学校

79

片区联动推进乡村学校书法教育的策略研究

胡太昌

四川省旺苍国华初级中学校

80

家风视角下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欺凌行为转化的精准帮教研究

赵钟林

平昌县岩口小学

81

特色校园体育活动提升农村小学优质发展实践探索

郑静

射洪市东岳乡中心小学校

82

五育融合理念下农村普通高中“六个一”德育实践研究

邹强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

83

农村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校本实施策略研究

张家豪

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小学

84

通江红色文化融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策略研究

任先富

巴中市通江县列宁小学

85

小学体育与健康国家课程校本化重构与实施实践研究

郭远云

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中心小学

86

结合地域文化“象山花锣鼓”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陈丽容

大英县象山镇幼儿园

87

农村小学棋类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侯权

苍溪县云峰镇五里小学校

88

高中阶段学科教育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研究

卢朝国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校

89

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小学教师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张立

巴中市恩阳区玉井乡中心小学

90

“鱼”文化理念下年画技艺的传承实践研究

邓修明

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学校

91

优质均衡理念下发挥学区大教研“龙头”学校作用的实践研究

龙中华

泸州市护国中学校

92

新时代农村普通高完中“三管齐下”创建品牌学校的实践研究

陈双岚

平昌县响滩中学

93

小学生注意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王涛

五通桥区牛华镇二码头小学

编辑:曾荣

审核:王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cangzx.com/wcxyw/1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