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李力访川陕苏区英安县苏维埃旧

专栏主编:夏祥林梦梅若兮杨霞

图、文:李力

版式设计:玉丽

一九三二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至一九三五年四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22个县苏维埃,面积二十余万平方公里,人口六百万以上。今年10月我们来到这块红色根据地之一的英安县苏维埃旧址——旺苍县英翠镇。

英翠镇位于米仓山脉的腹部,北上汉中,南下苍溪,西至广元,东抵巴中。两岸青山夹着碧玉一般的东河水由北向南从镇中脚下缓缓流过。一条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大桥连接着东西两岸的老街和新街,连接着两岸大山。英翠镇几百户人家就分布在河的两边,世世代代沿河而居。河的西面是新街,房屋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修建的,有很多的商店和买卖的人群。河水的东面是老街,老街就建在平缓的山坡上,老街的房屋大多是年代久远的木架子结构,青灰色的土瓦搭盖着房顶,错错落落地顺势夹着一条小街由西向东、由高向低地伸向东河边。川北民居的地方风味在这里幽幽地散发,红军时期的遗址在这里不经意间就可发现,川陕苏区时英安县苏维埃机关旧址就在这条老街。

老街与新街相比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冷清的街道上很少有行人,有几户人家斑驳的墙壁上挂着白底红字的四四方方的铁皮牌,上面标示着“英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英安县军区指挥部旧址”“少共英安县委员会”等字样。就是这些标记给我们拨开尘封的历史,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在这里红旗飘飘,梭镖如林,打土豪分田地,口号声声,人头攒动。

当时这里不叫英翠镇而叫莺舞县苏维埃,这儿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土匪强盗时时扰乱百姓,为加强川陕之间根据地边缘地区的工作,保证苏区到陕南的秘密交通线畅通无阻,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决定在鹰嘴岩(现在的英翠镇)设置莺舞县,将原属广元县苏维埃的鹰嘴岩、檬子潭、水磨坝三个区以及陕西境内的黎平区划归莺舞县管辖。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为纪念在境内郭家坝作战而牺牲的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林英安烈士,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将莺舞县苏维埃命名为英安县苏维埃。

林英安是安徽金寨人,一九二九年参加商南起义,加入了红军,一九三二年十二月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一九三三年六月红四方面军著名的木门会议召开后任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政委,随后任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一九三四年春兼任川陕游击总指挥部西路游击指挥长。那时的川陕苏区,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强盗活动十分猖獗,抢、窃百姓财物,枪杀苏维埃工作人员,破坏根据地建设,因此林英安经常带领游击队打击土匪,保卫红色政权的安全。盘踞在英安县郭家坝牛角洞一带的土匪,在一九三四年十月三日晚的深夜,偷袭郭家坝区苏维埃政府,打死红军战士八人,抢走财物后胁迫部分老百姓逃回牛角洞内。

牛角洞位于海拔二千多米的云雾山,地势复杂,崎岖的山路寸步难行,洞的左右两侧是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从洞底到洞顶只有一条小路从山谷里通向牛角洞下面的一个约五十米平方的山岩穴,在岩穴里还要支起六米高的梯子攀登而上才能进入牛角洞内。牛角洞口上方是三十多米高的向前突起的岩石,从山顶上下去也不能进入洞内。洞内地貌弯曲成牛角形,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它为牛角洞,洞中最宽敞的地方有几十平方米,洞里常年泉水不断,能容纳两百多人。由于地势险要,洞里土匪构筑的工事又坚固并配有机枪、步枪等火力,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无法接近洞口,只有在洞外形成包围圈,相持了三个月之后,陕南民团三百余人携带枪支前来援助洞中土匪,截断红军退路。形势十分危急。林英安在旺苍坝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带领一个排的红军战士,连夜直奔牛角洞,果断地组织红军和游击队战士向洞内的土匪发起攻击。他自己则带着几个红军战士从侧面悄悄地摸上洞顶,攀附滕蔓树枝向下接近洞口,不料被敌人发觉,土匪的一颗子弹从暗处射中了林英安的头部,烈士掉进了深深的峡谷——年仅二十七岁。剿灭了土匪后,红军战士找到他的遗体后就把他安葬在这米仓山山中,烈士的英灵从此就留在了这里,与这里的青山绿水为伴——

当时在党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号召下,川陕苏区十分重视加强红军和地方武装建设,并把地方武装作为扩大红军队伍的重要来源,英安县不足五万人就有地方武装人员一万多名,参加红军的就有几千人。在一家农户板壁上还依稀可见当时川陕省英安县委书写的参加红军十大好处的标语:1、参加红军分好田地。2、参加红军有人代耕。3、参加红军打帝国主义、不当亡国奴。4、参加红军打国民党、不当发财人牛马。5、参加红军人人尊敬拥护。6、参加红军家属受苏维埃优待。7、参加红军子子孙孙不出款子。8、参加红军保护穷人自己的利益。9、参加红军穿吃不愁。10、参加红军穷人坐天下。由于地方武装和红军队伍的迅猛扩充使得川陕苏区能够在徐向前总指挥的指挥下取得胜利,根据地得以壮大发展。

在镇党委办公室一个穿着蓝色大褂,九十多岁的老大娘给我们唱起了一首当时的红军歌谣“苦藤苦瓜根连根,穷人红军心连心,巴山薛家苦妹子,剪了毛辩当红军。”清亮的歌声不绝于耳,深深地铭记在我们的心坎里——直到我们离开英翠镇,离开川陕苏区英安县苏维埃旧址后,歌声还常常在耳边回响,让我们想起那个无数革命先烈为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的年代,想起老区人民的艰难岁月,想起了林英安,想起了英安县......

往期作品回顾

巴蜀之地

李力:登南峰寺看——红军城

“中原红木杯”第二届浣花文学奖征文启事

作者简介

李力,网名,山海,曾用笔名云朵。当过知青,中学教师,选调公务员队伍,曾在县委、政府的体改,外事,民政,人民团体等部门任职。作过几届广元经济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县政协委员,县法院陪审员,县政风行风监督员。现任旺苍县革命老区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喜欢读书,旅游和四处逛逛。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特邀顾问:乔延凤桑恒昌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湛蓝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骥亮

总监:徐和生

总策划:崔加荣策划:柳依依暖在北方胡迎春尾子

主编:烟花清欢

编辑:莲之爱朱爱华陈风华风碎倒影连云雷朱晓燕

美编:无兮ETA张婷儿鱼的记忆。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自在花开眉如远山西西

投稿须知: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cangzx.com/wcxyw/11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