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展播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名师工作室展播

边小英名师工作室

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旺苍县佰章小学校边小英

我们的团队

本以为名师工作会告一段落,自己可放缓脚步,然而去年在浙大参加的名师研修中,有幸聆听了陈锋教授的教师成长六阶段理论,让我幡然醒悟。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发展期,创造期,创造后期,我深刻反思勉勉强强匹配发展期——工作15年以上,获得了高级职称、有一定经验、教学风格正在形成。然而后面还有创造期、创造后期,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专家教师,教学特色、教学思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专业发展上,无终点可言,我们永远奔走在路上,庆幸的是新教育的实施让我们的成长之路方向明晰、路基宽阔,我们只需脚踏实地、一路向前。

定位准确

工作室以市政府办《关于实施名师工程的意见》与市教育局《广元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为指引,全力落实好市教育局对名师工作室提出的“六个一”与“五个示范”工作精神,近阶段确立了“深度学习,努力蜕变”的工作主旨,我们希望通过广博、深度地学习,摆脱教书匠的俗气,炼就名师的气质。我们着力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名师室成员教学风格的形成,专业素养的提高。并充分发挥广元市小学语文边小英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名师工作室平台影响、带动一批中青年教师成长,推动学校语文学科的建设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扎实过程

一、以阅读学习为首位,增强文化底蕴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会使教师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宋代诗人黄山谷曾说:“人如三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把握住时间,认真学习耕耘,到知识的海洋畅游,会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圣洁、思想变得高尚、知识变得丰富、心胸变得开阔,生活和工作也会更顺利,如此的人生也才有意义。

1、坚持阅读,通过读教育专著提升文化素质,增强文化底蕴。几年来我们先后读了《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静悄悄的革命》《夏山学校》及《新教育实验》《我的教育理想》《教师第一课》《回家》等新教育系列丛书,并通过写读书笔记、每天学习1小时周小结与定期交流进行阅读成果巩固。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新教育悦读汇后,深受启发,从上期开始组织学校30多位老师,包括工作室5位成员,开启了学校积微聚悦读汇会的阅读之旅,已读《给教师的建议》,期间开展了11期阅读交流,做到人人发言,且形成了高质量的文本资料,在校内校外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期我们正在共度《静悄悄的革命》,大家再次从思想到行动接受一场教育的洗礼。除此,工作室还长期坚持师生共读,真正走进学生心理,以教师的热情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以我为例,仅寒假期间我们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延迟开学期间我们正好利用语文交流QQ群、腾讯会议进行了阅读成果分享,对网课进行了一个非常自然的过渡。孩子们也坚持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通过阅读,充实我们的教育智慧,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

2、珍惜培训,通过学名师名家更新观念,拓展视野。除了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高规格培训外,我们工作室也曾赴成都红专西路小学、川大附小观摩学习;我们也曾参加陈琴老师主持的“经典素读”,陈洪老师的国学经典吟诵;我们也长期坚持童喜喜说写课程培训和新教育网络师范院校学习;我们也深入学习构建群文阅读课堂。

二、以课堂教学为基石,树立品牌意识

近期我们的工作重心是“深度学习,努力蜕变”围绕这个工作重心,本阶段无论是成员间的交流课,在本校的公开课,还是送教的示范课,都会经历课前认真磨,课后认真评的程序,达到让上课人与听课者均受益的境界,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效益。

1、重视观摩学习

无论校外校内带来的课堂展示,我们工作室都如获至宝,各类培训、各类比赛、新教育团队的、仙居送教的,我们都会认真观摩,真诚地学习。

2、珍惜研讨切磋

通过送教下乡、通过与博骏公学开展“构筑理想课堂”教研联盟,通过参与国华片区新教育联盟,通过与农建、柳溪进行教研联谊等等形式与兄弟学校加强交流,增进合作。

3、积极自我展示

名师室听评课、学校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各级教学大比武,我们工作室都不会错过,从我开始,人人参与。我们花大力气进行课堂打磨、展示、研讨,一方面是优化课堂结构,提升学科质量,另一方面是增强教师素质,提升名师魅力。一学年,我个人听课达90多节,工作室平均听课量达60多节。

三、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提高科研素质

我们进行《克服小学高段学生作文畏难情绪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参与《群文视角下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之叙事研究》。我们又积极申报了《农村小学构筑理想课堂说写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为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工作室成员一直坚持学生语文课前的课外积累展示;为丰富学生的表达语言,工作室成员一直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撰写读书笔记;为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工作室最频繁地研讨着作文话题。我现在正发力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期望顺利实现以读——练说——促写的目的。

四、以主题活动为纽带,推动专业成长

(一)大力实施新教育,转变观念,让师生均受益

年10月19日佰章小学新教育教师讲坛暨生命叙事在边小英工作室的组织下拉开序幕,老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分享工作得失,传递教育真情。目前已开展了33期,大力推进新教育实验进程。工作室还牵头积微聚悦读汇,共读书目《给教师的建议》《原生家庭》《静悄悄的革命》,每周三晚集中分享,目前已进行了13期。我们以此提升教师业务,转变教师观念,改变行动路径。

秋季“爱我中华,从我做起”师生演讲比赛、春季“走进经典,浸润童心”语言艺术展演在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下均会如期开幕,工作室成员杨琳、马肖、刘永菊、向帆都会亲自参与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我们在努力行动。

(二)承担各类培训,共享资源,发挥桥梁作用。

工作室在本学年度多次承担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并积极协助教科局、教师进修校在我校组织的教师培训,做好联络、服务工作。除了组织开展学校、教研组的培训外,上级开展的教材培训、课题论证、送教活动、工作交流等等,工作室都会全力以赴,做好协助。

五、以合作互助为宗旨,实现共同进步

(一)指导培养年轻教师,实现共同进步。为进一步发挥好中间平台作用,工作室将佰章小学青年教师文秋蕊、袁莉、向娟、牟莉、蒋良清、谢小荟等都被纳入了名师室重点培养对象,并且工作室还长期担起了指导实习教师工作。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在本校也义不容辞地担起了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与被指导老师一起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深入课堂,采用听课、评课等方式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在工作室的指导打磨下,老师们成长显著,以向帆老师为例,从开始连学校公开课都抵触,到现在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在年9月,代表旺苍县参加全国真语文课堂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就今天县委宣传部组织的纪念五四运动朗读比赛她也不会错过。

(二)以送教为载体,增进合作,促成长。工作室先后送教到尚武小学、河边小学、金溪小学、国华、盐河、双汇、大河、白水、柳溪小学,并且承担了对辖区两所基点校的业务指导。以送教为载体,通过课堂观摩、点评互动、名师交流等系列教研活动,达成了对名师室成员的锻炼,增进了学校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

小有收获

收获之一:组织关怀是基石

从尹校长到张校长,学校领导班子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cangzx.com/wcxyw/10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