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君最近忽然良心发现,热爱了一下学习,我不会告诉你其实是家里线路故障,断电了,百无聊赖用手机查了查古代照明史,然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书房里,儒风君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体漫清涎,化为脂,处暑后则录取,若遇白露,即黏住难刮矣。其渣炼化滤净,或甑中蒸化沥下器中,待凝成块,即为蜡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
待身体渗出的油脂,慢慢凝结成一层,便要在处暑到白露之间的半个月中贴皮剥下来,否则白露过后,脂块附着黏连,就很难剥下。脂块剥下后,放入热水中熬制,或者蒸馏制取,提纯,重新凝结,成为蜡。
蜡???
没错!
就是,
蜡!
家里断电以后,
用来临时照明的白蜡!
80后都用过的,
蜡烛!
我滴个妈呀!!
蜡烛不是提炼石油而来的吗?
“身上渗出的油脂结块”,
儒风君为啥莫名滴想到了尸油?!
还要贴皮儿剥下,
你以为吃西餐呢,
还考验刀工?!
最要命的还得带皮儿熬,
难道不是在熬阿胶吗啊喂?!
儒风君这个时候其实是很崩溃的
三观中的道德观和化学观
产生了严重动摇
但是
关爱古代人民光明大业的崇高精神
最终占据了上风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
儒风君点开了下一页
……
交易
在古代,这一行的交易更加神秘,每年二三月份,便有:
“陌生道人,自黄昏现,缄默不言,钱货两讫,日落而匿,前后仅片刻功夫,无人知其由来”。
好神秘啊有木有,
来无影去无踪啊,
手快有手慢无啊,
老板你在搞“饥饿营销”吗?
还是盗墓笔记里的粽子跑出来
搞副业啊,
很吓人的好不好!
儒风君不由回想了一下年少无知的小时候:酷夏难耐,至夜不寐,约三五同伴,燃白烛以戏,又集烛泪,塑以形状……
翻译过来,很可能变成:盛夏大晚上的不睡觉,几个小娃娃点着尸油蜡烛在大街上玩,剩下没烧尽的尸油还要抓手里当橡皮泥儿捏着玩……
说好的天真无邪呢?
你让我再怎么歌颂“蜡炬成灰泪始干”?
莫非我真的过了一个假童年?!
然鹅,更要命的是……
至今,中国还有四个地区在制作并销售这种白蜡:
1.云南省昭通地区和贵州省安顺以西一带,即云贵高原山地地带;
2.四川省西昌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即横断山脉谷地地带;
3.四川省北部的南江、广元、旺苍和陕西省的宁强、镇巴、南郑、西乡等地,即川陕山地地带;
4.贵阳以东的湄潭、思南、麻江等县,属于黔东台坡地与平坝地区。
喂?
航空公司吗?
十一国庆节我预定飞云南的航班麻烦取消一下,我慎重的考虑了一下,决定假期留在家里,就不给当地制蜡工人添麻烦了,啊哈哈哈~
儒风君彻底不淡定了!
光明大业竟如此黑暗!
古人不是hin淳朴的吗?
夜里点蜡没有罪恶感吗?
乃们神经都这么大条吗?
算了这么劲爆的消息
我还是先看完再说吧!
于是
我兴奋滴打开了
第三页
……
说好的血腥画面呢?!
我都吃完一盒金嗓子喉宝
准备尖叫了好伐
你就给我看这个?!
更加可气的是,
我竟然真的不知道
这些图是个什么鬼!
这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的儒风君情何以堪?!
算了现在的编辑们都太套路了,被“震惊部”骗哭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本着“震则惊之,无则躺枪”的心态,我还是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鬼吧~
白蜡虫
没错,这几张图中的小虫子就叫白蜡虫,四张图分别是其成虫、卵、幼虫、幼虫产出的虫蜡。
白蜡虫属于蜡蚧科昆虫,学名白蜡蚧,雄幼虫会在背部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物,围绕树枝,似裹败絮,在处暑与白露之间的半个月中,把蜡质物连同幼虫剥取下来,放入热水中熬制,或用蒸馏等其它工艺提纯,即可得到白蜡,也称为虫蜡,或者虫白蜡,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燃白蜡确实称得上烧“尸油”。
除了照明,虫蜡经过不同的处理,也是工业和医药及多种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之一,经济价值非常大。因其主要寄生在女贞、白蜡树、秦皮等中国南方常见树种上,因此白蜡虫的养殖和白蜡生产成为中国南方农村副业之一,亩产值可达七八万元。
白蜡虫的商业秘密首先由中国人发现,宋、元间已有正确详实的文献记载,至明时大盛,川滇、湖广、江浙均有养殖。因其幼虫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其苛刻,所以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幼虫饲养技术,并选择傍晚天气微凉,无风无雨无烈日的极短时间内交易给蜡农,否则幼虫就会因为各种原因死掉。
据《中国农书》记载:国外第一个知道白蜡虫的是英国耶稣会传教土特里高尔特,他在年记述过我国东南沿海各省摘取白蜡的事情。其后不久,中国放养白蜡虫的消息就传到了欧洲。年,洛克哈特将白蜡样品连同白蜡虫从上海送到英国供作研究。年,美国人威尔逊对四川省的白蜡进行了考察,并最终带走了白蜡相关技术。
好啦,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觉得这就是一篇
运用了恐怖手法的
科普文章!
一篇成功的10W+
必须有坑!
有料!
有弯道:
按理说,作为一种经济效益极好的经济昆虫,白蜡虫集中国人的不懈探索、勇于尝试、勤劳智慧等优秀品质于一身,还能够生产白蜡这种具有光明属性的东东,又恰逢词、曲盛行的宋、元朝代,简直应该和“春蚕”齐名有木有?再不济也得蹭几句文人墨客的广告语不是?但是为啥它远没有“春蚕”那么广为人知呢?
原因大概只有一个:
傲娇!
傲骄de
白蜡幼虫
白蜡虫幼虫大规模的放养,需要人工辅助,用油桐叶包裹幼虫,将虫包绑缚到寄主枝条上,幼虫从其内爬出到枝条,即完成放养。
整个过程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傲娇的它们,除了对天气、寄主有要求外,就连放养时间、空气湿度、枝条选择、放养高度等你想象不到的各种因素都有要求,一个不满意,分分钟就死给你看,不信你们感受一下:
肿么样?!
分分钟虐哭有木有?!
要不是虫蜡值钱的说
鬼才懒得理它
这么傲娇的存在,即使直接泣珍珠,恐怕也不会有人喜欢吧,更不用提古代文人向来清高,没把它挂起来批斗就不错了!
不过,儒风君倒觉得,好端端的被蜡农丢到热水锅里熬蜡,换谁都得有点意见,傲娇也就傲娇吧,你说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请发送至
sdfxj
sina.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