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干部职工
联系贫困户户人
帮助解决实际难题个
先后评选联系帮扶责任人典型50名
第二季度抽样名贫困群众,
满意度92.5%
第三季度抽样名贫困群众,
满意度95.7%
……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年我县贫困户帮扶干部联户的成果,折射出我县驻村帮扶“六个一”工作开展务实有效。今年以来,在脱贫攻坚一线,在政策宣传前沿,处处活跃着联系帮扶干部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一桩桩小事中彰显联系帮扶干部的担当与情怀。
别开生面的“宣讲会”
“老梁,党的十九大报告里写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看完十九大开幕式的当天,县委组织部干部赵福勇就到联系户张华镇松浪村梁军家里聊起了“国家大事”,俨然一场别样的“宣讲会”。如今,这在旺苍已成为帮扶干部联户常态,无论街头巷尾、农家庭院,还是田间地头,都成了传播正能量、“好声音”的信息中心。
县国税局干部曾德是位老党员了,每次入户帮扶期间,他却比周围的年轻人还活跃,他说“自己这几天看了不少关于三农方面的新闻,张华镇岐山村的群众平日里忙,来不及看,我就把一些方针政策跟大家说说,让大伙更支持我们党的工作。”
化龙乡石垭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县农业局帮扶干部翟静,联系的贫困户有2户种植蔬菜,为此,她特别留心蔬菜管护经验,既有从本单位梳理的管护技术,也有从其他乡镇种植大户那里听来的致富经,每次“宣讲会”都能当一把“发言人”,同村里的贫困户一起探讨石垭村蔬菜的销售渠道和售价,不少贫困户还现场提问。
倡树新风的“先行者”
今年以来,乡风文明和环保督查一直是群众热议的话题,我县依托帮扶责任人入户工作,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打扫公共区域,带动贫困群众自主清洁房前屋后,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针对一些农村陋习,联系帮扶干部主动做思想工作,倡树文明新风尚。
县财政局为东河镇灵溪村制定了种养结合脱贫套餐,贫困户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但部分贫困户见缝插针,哪里有空地,就在哪里建猪圈,不同猪圈混杂在一起,气味刺鼻,声音嘈杂,给周边群众带来很大困扰,了解情况后,帮扶干部戴军经常入户走访,一边聊养殖技术,一边讲环保政策,劝导他们顾及周边群众的生活感受,顺应党的环保新政,搞好养殖卫生,有时还帮着一块儿收拾。在他的带动下,贫困户主动对过去的养殖方式进行了整改。
县农工委干部赵章普,联系天星乡板桥村3户贫困户,其中一户家庭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但赶上操办喜宴时还想着大操大办,赵章普了解情况后主动到家里讲起节俭办喜事的新风尚,还把有关乡风文明的“明白纸”带了过去,在他的劝导下,所联系的贫困户省了一大笔不必要的花销。
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提及自己的帮扶故事,有的讲“我真没啥好说的,反正利用自己所学所知所会,在贫困户用的上的时候及时帮衬一把”,有的讲“每月利用周末时间,去联系户家里聊聊天,看能帮着干点啥”,有的讲“自己的联系的贫困户中多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行动不方便,就帮着购买日常用品、辅导作业”。在帮扶责任人看来,他们所做的或许“不足为外人道”,但在贫困户那里,这样的“小事”却温暖了他们的心窝。
今年秋天,木门镇天星村贫困户何洪刚的妻子患病在床,需要家人看护,绵雨季来临,眼看着地里的黄豆到了收割的关键时期,而妻子需要照顾、雇人收割又要花不少钱,老何在家愁得直挠头。他的帮扶责任人县卫计局干部李大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说:“农村的活路我以前经常干,有我在,你就别担心了!”没几天的时间,李大强就帮着把几亩地的黄豆收割了。“真是感谢李大哥了,在他的帮助下,家里还办起了养殖场,多只跑山鸡的鸡蛋销路,他都帮我找好了,全家脱贫奔小康,指日可待!”何洪刚对未来满怀期望。
万家乡金星村距离县城45公里,平时贫困户进城办事极不方便。县林业局干部赵洪斌每次入户之前他都会提前给贫困户打电话,问问能帮着捎点什么,用他的话说“对自己来说是件小事,但是对贫困户来说,就是件大事了!”。今年6月,他所联系贫困户家中小孩半夜突发高烧,当时,赵洪斌正好在村里,得知情况后第一医院,等安顿好时已是第二天的清晨。
全力帮扶的“干亲家”
“颜大哥,你和嫂子两人还是出去打工,公司我帮你们找好了;阿姨和叔叔在家搞种养殖,山场好,适合养鸡养兔,核桃、中药材也可以弄一些,我们一起帮忙。”在五权镇三溪村贫困户颜全帮家,县教科局干部谭君以干亲家的身份与他们讲政策,谋出路。“小谭的关心关照真是没得说,在他的帮助下,今年娃儿们在外面打工挣了接近4万块,屋里的包谷、黄豆、鸡、兔子卖了多块!”一提起谭君,颜全帮的母亲何清元总是笑的合不拢嘴,对此,谭君这样说道“我和颜大哥以前素不相识,能帮扶他,就是我和他家的缘分,在大山深处又多了一户亲戚。”
县兴旺国投公司员工李晗,是一位年青的帅小伙,他的结对帮扶对象是木门镇杏垭村石成华。年,李晗为石成华争取了党员示范工程——杏垭村核桃园建设项目,现已栽种成活核桃7亩株。“不是亲人,盛似亲人,李晗帮扶我们特别上心,今年4月份,为了我妻子的病,电话都打了30多次,确实帮扶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石成华对这个帅小伙赞不绝口,感激不尽。原来,在今年4月,石成华妻子郑安蓉病情恶化,李晗及时联系第一书记协商帮扶办法,通过民政、残联等单位将原有的残疾三级证书升级为二级,享受每月50元的护理补贴,因病人行动不便,又为其申请了轮椅一辆,做到尽心贴心。
帮扶干部联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虽不伟大却足够温暖,虽不崇高但饱含真诚,每一件都实实在在,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焐热了贫困户的心怀,激发了贫困户的斗志,奏响了脱贫攻坚最强音。
(审核:黄波编辑:宋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