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位于广元市旺苍县木门片区的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一级级稻田层层叠叠,一条条路渠纵横交织。望不到边的稻谷犹如金黄的地毯铺满大地,微风吹过,泛起阵阵稻浪;肥美的鱼儿在稻田水里自由地游动,漂亮的花草环绕田间……构成一幅壮美秋季丰收图。
△秋收时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小田变成了大田,铁牛代替了黄牛,种田不用牛了。”旺苍县龙凤镇锦旗村村民陈吉高兴地说,“以前喂牛是一个特麻烦的事情,细算起来真是有点划不来,现在打零工,每天能挣上余元钱。”
锦旗村是旺苍县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站在地头,只见田间的路渠纵横交错。“我们这儿大多数望天田地,以前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上雨水多的年份,就能多收点粮食,遇上干旱年,种粮没有多大收成了。”锦旗村村主任陈天凡介绍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路有了,水、渠有了,再也不用靠天吃饭,肩挑背驮了,产量高了,投入少了,收入也多了。”
“今年稻田水有保障了,我在2亩稻田里养了鱼,花去成本元,最后捞了公斤的大鱼,净利润有多元。”旺苍县龙凤镇白虎村贫困户何发明看到自家稻田里不光水稻颗粒饱满,丰收在望,里面放养的鱼苗也到了收获时节,他和爱人开心不已。
“有了机耕道,联合收割机直接进田了,余亩稻谷几天就收完,不用再请人割稻和脱粒。”旺苍龙凤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尹开义更是无比欣慰,“接下来,我们专业合作社将以高标准农田‘稻鱼综合种养’为契机,着力打造生态稻米品牌,让‘旺苍大米’走出广元,走出四川。”
据悉,今年,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核心项目区,将优质稻种植与稻田鱼养殖相结合,进行生态种养,放养面积0亩,投放鱼苗10万余尾。从6月初放鱼种,养殖余天,每亩平均收获稻花鱼65公斤,亩均增收元,户均增收余元。同时,一亩稻田还可以减少施肥和农药成本50—元,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两收”的科技目的。有效带动了全县“稻鱼产业”发展,也帮助广大贫困户找到了一条增收渠道。
年,旺苍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建设3.2万亩高标准示范农田,打造木门镇、九龙镇、龙凤镇、农建乡、化龙乡五个粮食生产区。按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平整土地0亩,培肥地力亩,整治山坪塘45座、新建蓄水池口,新建田间排灌渠道米,布设PE管道米,新建田间道路米。
△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想不到稻田这样漂亮。”站在锦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回家探亲的教师陈天学赞不绝口,“以前杂草丛生荒芜田边没有了,代替的是护坡花草。看到的是整洁的田园、整齐的农业设施、清洁的生产过程、美丽的新田园。村里田地美了,居住的环境也更好了,田园变成了公园。”
“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示范区全部实现了高产、稳产和生产全程机械化,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旺苍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总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万公斤,水稻单产提高到公斤;新增油料生产能力46.5万公斤,新增蔬菜万公斤,实现粮经作物增产.7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4万元,农户节本增收万元,农业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4万元,人平增收.4元,实现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唐福升县农业农村局张明广
编辑:杨洁
责编:唐霓
编审:易新林
监审:杨金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