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切镇党建示范创建半月谈
(第五期)
半月交流
8月3日,瓦切镇召开班子成员会议,镇党委副书记郑国锋原文传达了州、县纪委关于从申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相关纪律、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调整乡镇纪委书记、部门纪检组长工作分工等通知精神。
8月4日,县委副书记蒋明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孔勇一行到瓦切分别对曲登塘社区、日干村、德香村、瓦切文化大院、瓦切镇人民政府5个参观点进行逐一了解,并对红原县创新藏区村级治理机制改革现场会作检查指导。
8月6日,红原县创新藏区村级治理机制改革现场会在瓦切镇召开,全县在家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贫困村第一书记、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等共余人出席此次现场会。
8月7日,瓦切镇召开机关干部工作例会,会议上,镇党委书记罗让扎西安排部署了近期村级治理试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示范创建、“三会一课”、党员发展、村干部常态坐班、主题党日、党建例会等8个方面工作。
8月16日,镇党委书记罗让扎西对日干村事故党员额尔洛、德香村事故党员尕让娜姆家属进行走访慰问,按照《瓦切镇“党内帮扶基金”关怀帮扶实施管理办法》规定,并发放瓦切镇“党内帮扶基金”共元以示关心关爱。
半月动态
8月2日,镇党委制定了《创新藏区村级治理机制改革现场会工作方案》,明确了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议程、行程安排、会议筹备、工作分工。
8月3日,镇党委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有关事宜的通知》,镇党委规定,党员要按照规范佩戴徽章和党员徽章尺寸为24毫米、22.5毫米、2毫米。
8月3日,镇党委向镇村两级干部集中传达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第二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重点讲解了整治内容、整治时间、整治措施、整治要求。
8月7日,在镇机关干部例会上,镇纪委按照州委关于做好省委正风肃纪第二督查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通知要求,通报了省委度督查组反馈的问题、整改清单事项。
8月9日,按照县委组织工作要求,镇党委结合镇村两级党建工作实际,分别设计制作了瓦切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专栏、瓦切镇党委党建重点工作专栏。
8月10日,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迎检工作紧急通知要求,镇党委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党建促脱贫攻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进行前期筹备。
8月14日,瓦切镇召开干部例会,镇党委书记罗让扎西安排部署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迎检工作,并传达了廖敏书记在创新藏区村级治理机制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
半月经验
瓦切镇围绕发展服务重点
提升惠民利民水平
推进“三大产业”助民富
一是壮大现代畜牧业。日干村牦牛健康养殖基地、德香村牦牛养殖基地、色永村牦牛养殖基地、唐日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峨抗灾保畜基地、曲登塘社区大棚蔬菜基地等6个集体经济组织增收70余万元,带动全镇余户、户均增收元;加强与牦牛乳业公司等企业协作,近三年,建立鲜奶收购点15个,鲜奶销售额预计超万元,占全县的1/3;年,组织动员牧户参加牦牛保险8.万头,理赔余万元。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立足瓦切人口大镇、区位优镇、旅游集镇的地理优势,下一步镇村两级将通过招商引资,利用日干乔湿地、瓦切塔林、罗日彭钦等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促进牧民增收。、
三是带动餐饮服务业。以虎头山、啊啦啦三星级牧家乐已作为红原县新型牧家乐的领头羊,是红原推进全域旅游的典型代表。后期,虎头山、啊啦啦将围绕3A景区创建。不断带动全镇辖区牧家乐、家庭宾馆、餐馆完善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水平。
实施“六项服务”解民难。
一是便民中心分窗服务。便民服务中心分5村1社区1综合7个窗口,由1名干部定点对口受理养老保险、新合医疗、临时救助、办证办件等群众事务,服务效能提升50%以上,使群众能找得到人和地方办事。
二是马背分队流动服务。由镇村干部、党员、民兵等组成“马背小分队”,不定期跟进到远牧点、草山药山,开展“送政策法规、送医疗卫生、送畜牧技术、巡山护牧、边界纠纷调处、民生项目推进”等流动服务,受到牧民群众欢迎。
三是志愿组织义务服务。动员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返乡大学生等组建“志愿服务队”,在生产时节、寒暑假期,主动深入定居点牧民家中开展寒暑假期为中小学生免费义务补课,为镇敬老院17名“三老人员”“一对一”照顾老人生活。
四是村社干部轮流服务。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实行轮流坐班,重点做好常态值班、“三务公开”、矛盾调处、阵地开放、召开会议、推进民生等事项,构建镇、村(社区)活动阵地与镇党委政府互助互补、合力办公、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五是党内基金爱心服务。加强基金募集,做到“四个一些”,即:党员干部募捐一些,联系单位赞助一些,联系领导帮助一些、经济实体支持一些。强化资金管理,建立《瓦切镇“党内帮扶基金”管理办法》、《红原县瓦切镇“党内帮扶基金”申请表》。目前已累计争取“党内帮扶基金”10万元,慰问贫困党员及家属7户10人,发放慰问帮扶基金元。
六是精准脱贫反哺服务。落实专人管理综合室内球场,为牧民篮球比赛提供卫生、音响、赛事服务,收取适当场地费,作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资金。村级集体经济“反哺”贫困户,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帮扶计划—》。日干村、德香村2个贫困村专业合作社每年拿出12.5万元帮扶贫困户;色永村、唐日村、达峨村3个非贫困村每年拿出4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
半月评论
第一书记破解贫困户增收难题需
“授民以渔”
记者从在广元旺苍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省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40名省级领导带头联系1个贫困县、1个贫困村,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建立联系点,省市县1.48万余个部门单位参与联系村帮扶,各级各部门共派出1.92万余名第一书记,全省1.14万余名农技员和多个农技巡回小组活跃在田间地头。(四川新闻网)
第一书记帮扶贫困户作为新时期干部服务群众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各地方党员干部主要围绕教育脱贫、卫生脱贫、产业脱贫、住房脱贫、就业脱贫等重点内容,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帮助乡镇、村(社区)推进扶贫开发;整合涉农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帮助推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发展环境;协助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集中连片开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增强帮扶村“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实施民生工程,帮助解决促进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群众安居、产业扶持、道路通畅、生态建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协助抓好农村党建工作,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村级治理机制,取得了阶段性脱贫攻坚成效。
但是,在很多地方尽管部门和领导干部竭尽人力、财力、物力,干部绞尽脑汁,想法设法、多方争取资金和技术,被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始终发展动力不足,国家政策“输血式”助民脱贫奔康仍在持续推进,实际上距离贫困户“造血式”发展目标仍有一定难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苦的方式若只是逢年过节慰问,那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真正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间,要想帮助困难群众彻底脱贫致富,就必须为群众致富找路子,“输血”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造血”。
需着力破解带头致富带领致富难题,推行“五联六建”运行机制。作为党委政府认真思考农村发展领路问题,推行“五联六建”党建富民新机制,党支部联系致富能手,致富能手联合成立经济组织,经济组织联系公司,公司农户联建基地,基地联带农户,将党支部、致富能人、经济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六方凝聚在一起推动农村发展。通过推行“五联六建”运行机制,党支部掌握致富能手信息,引导种植和养殖大户联合成立合作社,支持壮大后的合作社成立公司或与公司合作,专业公司和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破解农村发展无领路人、经济组织发展无方向、群众致富无门路的问题。
需着力加大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力度,实行“全程跟单式”帮带。作为党委、政府需坚持把贫困户成长放在心上,用创业典型和创业经验引导贫困户参与创业,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实行“跟单式”帮带。建立“4+1”帮带机制,落实一名驻村领导、一名创业典型、一名村干部、一名农技站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帮带小队,全程“跟单”创业者。帮助创业贫困户确定发展项目、协调银行贷款、争取项目补助、解决技术难题、拓展销售市场、谋划远期发展,在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帮助创业贫困户实现创业愿望。充分利用贫困户的干劲、好学和基层等自身优势,为所在地方带动群众自主创业打头阵。
半月公开
1.镇党委看望慰问了日干村事故党员额尔洛、德香村事故党员尕让娜姆家属,并向其发放瓦切镇“党内关怀基金”0.17万元。
2.县委组织部通过分类定级工作,德香村党支部被确定为先进党组织,曲登塘社区党支部、达峨村党支部被确定为后进党组织,日干村、色永村、唐日村3个党支部被确定为一般党组织。
党建之声
在基层党建实践中,针对村社党支部在组织功能、凝心聚力、固本强基方面,村级党员在率先垂范、发展带动、主体作用方面的实际问题,我们创新成立“党内帮扶基金”,旨在强化村级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存在感、归属感、荣誉感。
——瓦切镇党委书记罗让扎西
主办单位:中共红原县瓦切镇委员会
党建顾问:罗让扎西
审核校对:郑国锋
图文编辑:郑国锋林栋班玛多吉
发布时间:年8月16日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