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医院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全过程,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切实把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关切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充实窗口力量捋顺“难点”。
在广泛的调查研究中,医院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测评里,发现还存在着窗口服务不合理现象。比如窗口拥挤,挂号、缴费排长队;自动挂号、缴费机指导人员少,患者用不来;导医力量不足,分诊工作不仔细等问题。院班子采取及时增设窗口、增加人员、提前预备发票、小钞、提高工作效率等措施,缓解“排长队”的现象。同时,对导医力量提出高要求,在履职的同时,加强对高科技设备使用的指导、引导工作。高峰期,还派出行政职能科室干部,到门大厅帮助维持秩序、分诊引流、指导服务。很大程度上捋顺了群众就医的“难点”。
与此同时,医院根据山区群众的需要,依托区域医疗联合体,组建巡回医疗队,赴区域医疗联合体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活动,为区域医疗联合体乡镇卫生院开展查房、示教、会诊等业务指导,为当地群众进行常见病、慢性病初步诊断,提供防病治病咨询服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巡回医疗出动车辆20余台次、医务人员80余人次,覆盖乡镇16个,义诊义检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余份。各科室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举办“三减三健”知识讲座,为医务人员、病员及家属传播“健康膳食”知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开展讲座10余期,覆盖医务人员、病员及家属余人。
端正行业作风厘清“痛点”。
医院门难进、脸难看、收“红包”是群众的“痛点”问题。主题教育中,医院将这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痛点”问题纳入专项整治。
一方面教育警示。先后三次召开廉医警示教育会,全员余人次参加会议,以反面典型为医务人员敲响警钟,以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另一方面制度约束。医院建立健全了重点岗位、重点人群廉政防控警示制度;与药品、器械、耗材供应商签订了《诚信协议》;与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签订了《廉洁行医协议》;每个党员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并将廉政建设、廉医建设作为德能勤绩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干部成长的主要依据。同时。以先进典型为正面引导,大力弘扬正能量。截止目前,医院年内共收到各类感谢信、锦旗30余封(面),拒收(退)“红包”20余人次计余元,廉洁行医蔚然成风。群众反映,再也没有遇到过“不给红包治病难”“划开肚皮要红包”的现象了。
医院建设疏通“堵点”。
医院功能不完善,住院条件差,不能够满足群众对健康日益增高的需求是个“堵点”,“生疮害病住不了院”“做个检查跑广元”医院最大的诟病。主题教育中,医院班子达成共识:只有发展,才能突破瓶颈、满足群众的需要。
一方面,精心安排、合理布局、压缩医护人员办公条件,最大可能地增添床位,满足病人住院的需要。
另一方面,过紧日子,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添置设备、培养人才、增设科室,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拓展新业务,引进新技术,提高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先后开展的分子诊断B组链球菌核酸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测、叶酸基因检测技术及首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住院大楼年底投入使用,并积极筹划医技大楼的奠基工作。医院建设工作走上正轨,并紧锣密鼓地进行。(李海泉、向潜/医院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