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通过课前推送微课,预习题单,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课中,点名抢答结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拍照上传,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小组学习讲评,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同时,成果展示,互评互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柯玉成老师《扇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课堂的教学中,柯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作用和意义,学会看图,更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学会制图。课前,尤其是像今天这样稍微难的课程,柯老师都会推送微课,同时将课件推给学生,推送预习作业,教师批阅,第二天基本能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哪些同学掌握一目了然。课后推送作业,采取不同的批阅方式,灵活采取不同的批阅方式,让学生也充分参与。最后,通过文档分享功能,分享有一定难度的题,帮助学生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献课结束后,柯老师和何老师首先进行了自我总结,和与会老师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共同探索智慧课堂的新范式。柯老师鼓励新的智慧课堂教师在尝试中学习,并分享道:“对于智慧课堂,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用,用熟悉了就不会有开始的那种负担,也就不会因为新功能太多,而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了。”嘉川小学邓老师、蔡主任、康主任分别进行了评课,在他们看来,两位老师借助平板电脑实现课前预习、初步认知;课中互动碰撞,内化知识;课后拓展延伸,巩固提高,不仅实现了教学环节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更改变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现象,同时一些诸如点名、抢答、倒计时等小功能的巧妙融合,在有效把控课堂节奏的同时,还有效实现了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学习体验和及时有效的学情反馈,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后,观课老师们就两堂展示课及日常教学体验畅所欲言,讨论着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困惑,探讨着对智慧课堂运用的不同见解。通过本次校本教研活动,老师们深感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时代的要求,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对促进学校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研讨会最后,嘉川小学何校长对此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他首先对两位献课教师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赞赏,并希望他们能够带领其他的教师一起为嘉川小学的信息化未来不断奋斗。随后,何校长结合学校推进信息化教学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情况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他强调,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老师们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教育信息化意识;二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更加紧密,以提升自我信息化素养;三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应用,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教学环节需要,课中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利用功能,增加课堂容量;四要真正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课后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充分拓展,分层训练,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更好的拓展提升,周末结合平板,设计更好的资源让学生参与学习,从根本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在何校长看来,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给我们教学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在信息化课堂,越来越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智慧课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业精于勤,荒于嬉。”随着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为老师们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增进各科、各年级教师间的交流,为进一步携手推进智慧课堂教研注入了新的活力。推荐阅读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