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
文乔木
你今年24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空闲时间还不忘专心备考研究生,计划考到男友的城市,准备迎接新的人生。
结果,因为父母的意外离世,让你毫无防备地抚养一个6岁的弟弟,你愿意吗?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愿意!
毕竟血浓于水,一个连亲弟弟都不愿意的抚养的人,岂不是太冷血无情了吗?
但有一个女孩却拒绝了。
甚至顶着别人口中各种恶意的揣测谩骂,依然“自私”地要给弟弟寻找领养家庭。
她就是在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中,由张子枫扮演的姐姐安然。
“我是姐姐,但我更是自己”
电影里的安然,很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姐姐”。
大众印象中的姐姐,是一个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的形象。
而安然,虽然名字给人一种温柔如水的感觉,实际上,她却活得强硬如石。
出现在镜头中的她,留着短发,面容苍白,嘴唇总是紧紧的抿着,显得倔强又冷淡。
面对亲戚要她承担抚养弟弟的责任时,安然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生弟弟的时候,我都上大学了,我们之前都没见过几次面,凭什么要我照顾他?我还得考研呢,哪有精力带小孩?”
自私吗?冷血吗?
连安然的男朋友想和她好好商量时,都忍不住疑惑:“你为什么性格总是那么强?”
可这样“不近人情”的安然,却是由她的父母一手造成的。
因为是女孩,看了就心烦,父母曾想把她遗弃;
因为是女孩,还想要儿子,安然从小就被送养在姑姑家;
因为是女孩,即便考上大学,也必须自己赚钱,否则就没得读。
安然的前半生,总是被忽视、被遗忘、被牺牲,连相册中的全家福,她永远都是缺席的那一个。
但可笑的是,这个从未给过她温暖和支持的家,却要在这个时候,试图用“姐姐”的名义把她绑架。
更遑论,这个弟弟,她根本就没有见过几面,没有感情不说,还在她回来时,几次三番挑衅她,甚至对她吐口水。
于是,安然决定“自私”地为自己而活。
做出这样决定的她,仿佛是一个异类。
安然不肯向“姐姐”的命运妥协,但不是每一个女孩都为自己发声过。
“有一种无奈,是被刻意驯化的灵魂”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姐姐殒命,父母索赔为弟弟买房。
同样24岁的女孩洛洛,因为长期遭受家里的索取,心理压力很大,尝试过自杀,但还是决心好好面对生活。
结果,她却在钱塘江散心的时候,遇到了涨潮而意外去世,事后公司对家属补偿了6万元。
但三天后父母突然索赔4万,原因是要给弟弟买房子。
翻看女孩生前的微博,她曾说过:
原生家庭是我这辈子都挣脱不开的牢笼,我费劲力气往外爬,往远处躲,可终究在我自认为快活洒脱的时候,它都会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一次次用响亮地耳光提醒我:
“你躲不开的,这辈子,你都躲不开!”
每当发生这样类似的悲剧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为什么她们不逃啊?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理由,因为她们逃不掉,也躲不开。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父母的爱是最珍贵的礼物,若子女无法从父母处获得,则终其一生都将苦苦追求,然则哪怕鏖战一生,也常常会以失败告终。
对于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孩而言,她们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付出。
只有通过迎合父母,才能获得父母一点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