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年为纪念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谢子长烈士(—),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烈士的家乡陕西省安定县改为子长县。
志丹县:年为纪念红28军军长刘志丹烈士(—),中共中央决定将烈士的故乡陕西省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左权县:年为纪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烈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烈士阵亡地陕西省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黄骅县:年为纪念冀鲁边区司令员黄骅烈士(—),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将烈士被害地河北省新海县命名为黄骅县。
子洲县:年为纪念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李子洲烈士(—),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烈士出生地陕西省绥德县西川附近地区划出一部分,设置子洲县。
靖宇县:年为纪念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烈士(—),党和人民政府决定将烈士牺牲地吉林省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尚志县:年为纪念东北民主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烈士(—),黑龙江省珠河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决定将烈士牺牲地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
公略县:年11月为纪念红3军军长黄公略烈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江西省吉安县东固镇为中心设立公略县。
博生县:年1月为纪念红军第5军团参谋长兼14军军长赵博生烈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下令,将江西省守都县改名为博生县。
代英县:年为纪念中共沪东行动委员会书记恽代英烈士(—),福建省工农民主政府将原属上杭县的太拔、太阳、庐丰、蓝家渡、茶地等区划出来成立代英县。
明光县:年为纪念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李明光烈士(—),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军区决定,把连城县改称明光县。
咏生县:年为纪念红军第16军第9师师长高咏生烈士(—),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湖南平江县河西地区成立咏生县。
英安县:年为纪念川陕省军区指挥部副指挥长林英安烈士(—),川陕县苏维埃政府决定将烈士生前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鹰嘴岩等几块苏维埃区域(今旺苍县英翠区一带),命名为英安县。
重远县:年为纪念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和陕甘游击队参谋长杨重远烈士(—),中共陕北特委决定将陕西省安定县的南区和延安、安塞、靖边三县各一部分设立重远县。
善集县:年为纪念中共琼崖特委书记杨善集烈士(—),中共琼崖特委将广东省澄迈县命名为善集县。
雪枫县:年纪念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烈士(—),淮北区党委决定将淮北(今河南省)永城县改称雪枫县。
建屏县:年为纪念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局司令员周建屏将军(—),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批准在河北省平山县以小觉镇为中心设立建屏县。
炳辉县:年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苏皖边区政府决定,将安徽省天长县改名为炳辉县。
澎湃县:年9月为纪念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澎湃烈士(—),决定将宁都县南部的固村为中心的苏维埃区域新设为澎湃县。年2月与宁都县复为一县,该县政府撤销。年8月,在福建宁化以下,巫坊为中心又新设一县,命名为澎湃县。
太雷县:年8月为纪念广州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张太雷烈士(—),从石城、瑞金和宁化县析出部分苏区,新设立太雷县,隶属江苏省苏维埃政府,年5月后直属临时中央政府。
杨殷县:年8月为纪念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杨殷烈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以赣县北部和兴国南部苏区新设杨殷县。
兆征县:年9月为纪念党和全国职工运动领导人苏兆征(—),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决定从长汀县、汀东县管辖区域内划出几个区设立兆征县。
登贤县:年3月初,为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罗登贤烈士(—),经中央政府批准改信康县为登贤县。
靖远县:为纪念杨靖远烈士而命名。杨靖远,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津南支队司令员。年11月,被国民党杀害。同年,冀鲁边军政委员会决定:将烈士牺牲地河北省盐山县改名靖远县。
耀南县:为纪念马耀南烈士而命名。马耀南,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年7月在对日作战中牺牲。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将烈士的故乡山东省长山县(今淄博)改名为耀南县。
振华县:为纪念马振华烈士而命名。马振华,中共津南地委书记。年4月在对日作战中牺牲。年4月,将宁津县东部命名为振华县。年春又将敌封锁沟的鬲津、宁津、振华三县合并为振华县。
竹庭县:年冬,为纪念中共山东省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符竹庭烈士(—),将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
麓水县:年为纪念山东解放军第八师师长兼政委王麓水烈士(—),鲁南党和政府将烈士阵亡地滕县命名为麓水县。
作者:蒲德生来源:徽章与荣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