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根据局党委指示,政宣科制定《文登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报局党委审阅后,向全体中小学公开征求意见;2月中旬,各学校上报本校推荐的综合实践基地相关信息;3月上旬,局党委初步确定25家“文登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名单;3月16日,政宣科召开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分管领导和各基地联系人研讨会,讨论《文登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各基地联系人现场介绍本基地性质及可以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活动项目,接受学校咨询;3月20日起,各学校陆续上交《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月28日,政宣科将《文登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表》制作完成,向全体中小学和各综合实践基地公开。
基层动态3月中旬起,全区中小学以开展植物造林活动和民族复兴教育演讲活动开始,正式启动年度综合实践活动。
3月15日,文登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解说员来到实验小学,举行了“红色胶东”宣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红色胶东”宣讲进校园活动作为民族复兴教育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深入到全区各小学宣讲红色胶东故事,宣传红色胶东英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讲解员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从红色胶东讲到天福山,从天福山讲到天福英雄理琪,从一棵青松引导到不忘初心、永远奋斗的张玉华将军,从战争年代的育儿所联系到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学生对红色胶东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爱国主义情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升华。
3月18日,第二实验小学组织9名优秀少先队员,到四川省旺苍县刘瑞龙红军小学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他们走进中国红军城和木门军事会议旧址,了解红四方面军在旺苍的活动历史。同学们又来到广元黄茶基地,在茶农的指导下,争先恐后撸起袖子,一边采摘茶叶,一边了解有关黄茶的知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根植在同学们的心中。3月25日,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举行了“胶东小红军寻梦行——文登小红军四川旺苍红军城研学旅行”汇报交流。
3月20日,环山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讲解了城市污水的来源及污水处理的意义,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氧化沟和紫外线消毒池,让学生们了解污水处理的所有流程,知道各个环节的处理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此次参观活动,不仅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排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并且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向其他同学进行节约用水的宣传,号召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爱护和珍惜水资源。
3月21日,米山中学开展了“远足植树,播种希望”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全体师生从米山中学出发,徒步远足,用时90分钟,单程5.3公里,最后到达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西山后主题农场,投入到“钙果”树的植树活动,并通过果树专家的讲解,了解了“钙果”的生长习性和营养价值。
3月22日,七里汤小学开展了以节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举行了“小水滴”节水启动仪式,并开展了手抄报评比、节水金点子征集、节水主题征文、社区农贸市场节水宣传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
3月22日,开发区小学开展“走进气象局”综合实践活动。气象局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各种气象观测设备的用途、天气现象的数据采集等基础知识,并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们在指挥中心观看了气象科普知识短片,深刻地体会到气象学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气象知识,感受到气象科学技术的无穷乐趣和魅力。他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3月22日,高村中学初三学生来到沙柳村绿洲蔬菜合作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分别参观了水肥一体化控制中心、凤梨栽植大棚和热带植物种植园。在水肥一体化控制中心,同学们向技术人员请教了系统控制理论、实际操作过程和节水原理,并亲手操作了控制系统;在凤梨大棚,同学们了解了凤梨和菠萝的区别,懂得了滴灌的节水原理;在热带植物种植园,同学们认识了荔枝、芒果、杨梅、杨桃、火龙果和人参果等树种,并掌握了自动化大棚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控制原理。
3月25日,三里河小学组织部分学生和家长到运恒生态园开展“走进土豆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这里了解了土豆的栽种历史,学会了土豆种植方法,甚至学会了如何用铁犁翻土、如何为土豆种覆膜,并参观了西红柿大棚。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农科知识,真正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更培养了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耐劳精神,并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家长们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
3月28日,河南小学43名学生走进区博物馆。学生们在《文明曙光·日旸东方》展厅,欣赏了我区出土文物石器和陶器,感受胶东半岛远古文明的辉煌;在《齐东古韵·李龙故里》展厅了解了李龙王的故事,感受到先民们勇敢与忠义的优良精神品质;《天福丰碑·红色热土》展厅还原了抗日英雄们慷慨赴难的史诗般场景,让学生们永远牢记那段血与火的记忆;《小城往事》展厅展示了胶东民间习俗,让孩子们见识了老一辈人的生活,感受老一辈的艰辛和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鲁绣之乡》展厅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鲁绣的精美,更了解了鲁绣从古到今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在这里,学生们感同身受地接受了一堂文登历史课,感受到千百年来文登人民的勤劳淳朴。
3月28日,天福小学组织部分学生来到小涵花饽饽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公司负责人亲自向同学们介绍胶东花饽饽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面粉为原料,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通过活动,同学们了解到胶东花饽饽源自民间,根植于人民生活,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用于庆祝、祭祀和馈赠等民俗活动,逐渐渗透到胶东饮食文化习俗并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审美观赏价值越来越得到加强。人们透过这些花饽饽,可以看到胶东庄户人家浓浓的乡情,同时也能感悟到文登地域民间老百姓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随后,同学们参观了花饽饽制作车间,并全神贯注地跟师傅学做蒸面燕。在师傅的用心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出一只只生动形象的面燕。
据统计,年春季,全区有26所中小学开展了各种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参加学生人数余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