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年12月31日-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1号展厅
开幕时间:年12月30日周五上午10:30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
开幕时间:年12月30日周五上午10:30
展览时间:年12月31日-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1号展厅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拼音为序):
策展人:韩晶
策展助理:李一白敖想
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承办的“回荡——四川美术学院80年代的艺术孕育者·邀请展”,即将于年12月30日(周五)上午10:30,在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一号展厅开幕。
四川美术学院77、78级等80年代的学子,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艺术学子,其艺术旅程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其艺术成就,不仅是四川美术学院的骄傲,更形成了西南艺术家群体,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绕不开的集体现象——而这些,或多或少,都与四川美术学院80年代的老师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老一辈艺术家的教育理念和探索思路,不仅对四川美术学院第一批学子产生了间接或直接的作用,更对后来整个四川美术学院学风的树立、学统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次展览,一方面,是对老一辈艺术家、教育者的回顾和致敬;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对前辈艺术家创作旅程和现状的展示,对当下艺术教育的反哺。该展是四川美术学院近十年来校史梳理的集中展示和重要呈现;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统和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延续、不断发声、不断发酵的过程。
四川美术学院大事记
年创办了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年底调整更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
年组建成立西南人民艺术学院
年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科合并,建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
年创办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年绘画系分设中国画专业、版画专业、油画专业。实用美术系增设陶瓷设计专业
实用美术系增设装潢设计专业
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改名为工艺美术系。设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染织美术设计、漆器美术设计、陶瓷美术设计、装潢美术设计八个专业,学制均改为四年本科制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首次招收攻读研究生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画、版画、雕塑、染织美术设计、漆器美术设计、陶瓷美术设计、装潢美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授位权。油画艺术研究、雕塑艺术研究获硕士学位授予权。雕塑系雕塑专业四年本科学制改为五年本科学制。增设美术师范专修科,学制三年。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漆器美术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接受国外留学生、进修生。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染织美术设计、陶瓷美术设计、装潢美术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省教委批准美术师范专科毕业生择优选拔10—20%的优秀学生升入本科。
年省教委批准撤销绘画系,新建中国画系中国画专业,油画系油画专业,版画系版画专业。建立美术教育系,设美术教育专业。
年省教委批准撤销工艺美术系,新建:染织服装设计系,设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试办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装潢环境艺术系,设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试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艺设计系,设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试办装饰艺术设计班。省教委批准油画系油画专业为省重点学科。
年省教委批准装潢环境艺术系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艺设计系设工业设计专业。
年省教委批准染织服装设计系设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批准染织服装设计系更名为装饰设计系,并试办室内装饰班。
年迁至大学城新校区
展览邀请到了十八位老一辈艺术家,集中展示了他们的近百件代表作,以及部分创作草图、教学手稿、书信、老照片等历史文献。这些珍贵文献资料记录着8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老师们当时的教学理念以及他们个人的艺术思考,无疑是一个时代的侧写。
遗憾还有部分80年代的老师,因年迈或重病无法参加。而在参展艺术家中,杜泳樵、冯建吴、冯星平、赖深如、李文信、伍明万等老师也不幸辞世……因此,本次展览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各位艺术家的家属。如不是他们多年来对艺术家作品和文献的悉心留存与珍藏,展览定无法成行。
接下来,小当家就带大家抢先看看本次邀请到的艺术家及部分作品(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拼音为序):
以下图文提供:艺术家及艺术家家属
白德松
.6.12出生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帯镇
——洛带小学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
——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
——四川美术学院任教,最后职称教授
.6.12退休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任院长助理及中国画系主任
《凉山的山》-×cm-年-布面丙烯水墨
《云南的云》-×cm-年-布面丙烯水墨
杜泳樵(—年),男,四川省岳池县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毕业于该院,留校任教至年退休。出版有《杜泳樵画集》、《杜泳樵油画集》等。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前苏联博物馆及若干艺术机构收藏。年应邀先后在四川美院、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回顾展,年在四川美术馆再次举办回顾展,一个月后辞世。生平、画作被载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60年》等历史文献,画展及辞世信息被载入《中国美术大事记》。
其青年时代以版画初登画坛,而后以油画、水彩名世。其油画将西方地道的绘画语言,尤其是法国印象派对光色的表现和苏俄画派严谨的造型,与中国画的文人风致、大写意的笔墨气韵融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和情感性特征,深刻影响了几代画家的成长。
《古镇系列:雨声淅沥》-×cm-.10-布面油画
《舔犊》-70×43-布面油画
冯建吴(.3.25-.2.6)四川仁寿人,字太虞,号别游。年至年先后就读于四川美专、中华艺术大学,毕业于昌明艺专。
年回川,组织蓉社、国光书画社。
年与同仁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历任国画系主任、副校长、校长。
年後曾任中学教师,年应胞弟石鲁之约赴西安任《西北画报》社美术编辑。
年四川美术学校任教至年病故。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曾当选美协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协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重庆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诗词。
作品《海心亭》、《古银杏》、《大宁河》等藏于中国美术馆。
曾为联合国中国厅绘制《峨嵋天下秀》,为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绘《峨岭朝晖》。
年、年分别先后在福州、重庆、成都、西安等举办个人书画展览。
年6月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国画院主办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才绝诗书画印,气吞天地风云——冯建吴诞辰一百周年艺术展”。
年出版编著有《山水画技法基础》(中国文联出版社)年再版
出版作品集有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冯建吴作品选》、年古吴轩出版社画集《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冯建吴》。年重庆出版社画集《冯建吴作品集》。年四川美术出版写生稿《江山纵览—冯建吴国画写生》。
年四川省电视台摄制专题片《老骥出枥,志在万里——访著名国画家冯建吴》。
《朝曦已出》-x97cm-年-纸本水墨
《神女应无恙》-x75cm-年-纸本水墨
冯星平,年12月14日(农历10月25日)生于四川省新津县,之后随父亲调动辗转四川各地读,于年考入成都美专(该校于年迁至重庆黄桷坪),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于绘画系、工艺系、美教系担任素描教学工作直到年退休,任教时间为38年。
任教以来,冯星平在素描、色粉、油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写生、研究和创作。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上世纪60年代初,冯星平带学生在四川旺苍运用色粉条加线描进行写生,创作了一大批风景画,回校展出后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极大震动和反响,至今还有人在提及讨论。
2.年带学生到米亚罗、唐克草原等地写生,创作了一大批素描头像和油画风景、人物写生和速写小稿。
3.全国高校恢复高考后,冯星平在对77、78、79、80级及以后的教学中相继创作了一批素描人体写生,并且在授课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基本功”、“强其骨”、“相对表现对象”、“强调两个转化”、“强调结构,研究结构”、“强调运用点线面的方法”、“反对被动抄袭,反对涂描抹”、“感性要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进行”、“双调子”、“画面要与客观对象相适应,还要坚持相对独立的艺术性”、“强调似与非似之间”、“长期作业要有短期作业的方法,短期作业要有长期作业的功夫”等一系列的教学理念和创作方法,使学生深感茅塞顿开,开始打破僵死的描摹对象的被动局面,并对创作表现中的主动性爆发了极大热情。也因此,冯星平的创作、教学理念被人称为“冯氏素描”。
冯星平教授于年10月11日于成都去世,享年79岁。
《小奴隶》-.2×78.7cm--纸面碳条素描
手稿8
江碧波
我国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曾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主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主任,现任中国重庆文史馆馆员,重庆远古巫文化学会会长。籍贯浙江宁波,一九三九年出生于贵阳,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系。毕业创作《飞夺沪定桥》套色版画即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她创作的版画、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作品数以千计。曾以学者的身份出访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在国外举办多次美术个展。并应邀担任美国、加拿大等国艺术院校的客座教授。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一度在国内美术评论界掀起一股“江碧波现象”的大讨论。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及荣誉证书。获得英国皇家研究院的颁发的荣誉院士,客座教授。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授予她杰出贡献荣誉证书,被美国ABI国际名人传记协会誉为“国际著名导师”,应邀加入世界名人协会。年至年曾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都四川美术展览馆、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陈列馆及黑龙江举办过多次个人美术作品展。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台湾澳门等多次举办个人美展。她以十五至二十年的时间,在完成大量美术创作时,潜心于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她兴建远古巫文化研究基地《汉风神谷》,推动三峡峡谷地区远古文化旅游。她在重庆荣昌建陶瓷艺术研究所,集合人才,支持本土陶艺的保护开发,她为了培养新型的,勇于担当勤于动手的青少年人才,创办了中专性质的重庆人文艺术职业学校。
她持续8年创作《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巨画,画宽五米高两米的两百多幅历史巨画,以行动完成一个艺术家的中国梦想,用笔墨的行走表达中国文化自信,发出一个中华赤子的心声。
《远古舞蹈》-2×5m-国画
赖深如(---)重庆璧山人,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留校任教,历任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五十年代开始从事国画、版画创作。版画“傍晚”获青年美展奖,被大英愽物馆收藏,自七十年代开始担任花鸟画创作、教学过程中,潜心探索写意花鸟画创新道路取得可喜成绩,作品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如:“五月枇杷添异彩”、“玉树迎春”、“秋实图”等曾获省美展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近年来国内一些专业书刊对赖先生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新精神及作品所作的贡献予以宣传,充分肯定和颂扬。赖先生患肝硬化长达十四年之久,艰苦的长期与疾病抗争,顽强不懈的坚持创作、教学。83年不幸被癌症夺去生命,为艺术教育事业呈尽天职。
《林间丽色》--68X54CM
《秋实图》--X88CM
曾用名李涛,一九二七年生于四川双流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河山画会副会长,成都画院和四川省诗书画院顾问。他的艺术活动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在西南美专,正则艺专及国立杭州艺专学习。自五十年代初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从事人物画与山水画教学及创作的探索。六十年代前后他的人物画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人物画“修好农具入社去”、“全家喜事”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为新建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绘制巨幅山水画“长征”,60年8月人民画报封面发表。七十年代末转为山水画创作。《新篁》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评为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收藏。《枯藤老屋夕阳斜》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新绿》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关山月大奖。《野壑惊凫》参加“二十世纪中国画、油画对比展”,获艺术成就奖。同陆一飞、秦剑明、钟增亚等画家创作三峡巨作《三峡史诗》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个展。在约半个世纪的艺术教学生活中,他忠诚敬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八十年代以后担任了四川美术学院人物画和山水画两个专业硕士生导师,也曾担任四川省重庆市高教职称评委及全国美展评委工作。
《寒塘惊凫》-×cm-
刘国枢
油画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绘画系副主任。曾任全校素描教研组组长、绘画系油画教研组组长。
年生于重庆市武隆县,年毕业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科。年任西南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教学及行政工作。曾任重庆美专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四川分会常务理事。主要油画作品早年有《乞妇》、》、《盲婆》、《流浪汉》等。建国后有军事史画《红军在川北》、《飞夺泸定桥》,主题性油画有》、《送饭》、《解雇》、《县委书记》、《为了边疆人民的幸福》等。出版有《刘国枢画集》、《刘国枢油画选》、《刘国枢研究》文集、《色彩人生》。《飞夺泸定桥》选为几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邮票设计并出有多种纪念品发行。
《为了边疆人民的幸福》-×cm--布面油画
《春意》-85×65cm--布面油画
龙德辉
龙耀辉(年生),四川省达州市人,中共党员,教授,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早年就读于达县县立中学,达县私立通川中学,四川省立达县高级中学。年毕业于川北公立达县高级中学。同年秋考入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年夏毕业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即留校任教,直至年退休。
在职期间长期担任雕塑创作课、基础课教研组组长。后又相继任雕塑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60余年来先后创作各类题材、材质雕塑作品余件,参加合作近20件。
年创作《坚守》参加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该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年创作《觉醒》,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送至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作品展览。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年《水库建设者》参加北京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年秋参加四川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大型泥雕《收租院》后期制作。
年-年在成都参与组织成都天府广场大型毛主席汉白玉雕像创作并任雕塑组组长。
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广场群雕集体创作,担任南广场西侧《保卫组国》组组长。
年集体创作的《春、夏、秋、冬》(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获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
年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市参加中国文化月活动,并出席《收租院》玻璃钢镀铜作品展览开幕式。
此外曾多次选送作品参加四川省、重庆市各类美术作品展览,并三次受聘参与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并担任评审组组长及终评委员会委员。
《李冰》-60×50×cm--玻璃钢仿石
《哀思》-27×22×77cm--汉白玉
吕树中
吕树中,山东莱州人,年2月出生。年西南美专(现四川美院)绘画系毕业留校,长期从事素描、黑白画、木刻、铜版画、创作教学与研究。
四川美院版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年创办成都川西美术学校。
年套色木刻《初春》参加《全国版画》展,并与铜版画《溪木林》编入《四川版画选》画册。
年套色铜版画《铁打的姑娘巧轧钢》参加全国“双庆”展览,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入选“双庆”美展画册和《四川版画选》画册,
年黑白木刻《茫茫草地》参加四川美院赴京美展,入选《中国现代黑白木刻选》画册。
年铜版画《晓雾》参加全国《三版展》入选《中国版画家新作选》画册。黑白木刻《草地夯歌》参加四川美院赴京展,入选《四川美院作品选》画册。
年石版画《阿妈的春天》参加《全国第二届三版展》,入选“版画艺术”杂志。
年锌版画《小太阳》原版参加《全国第九届版画展》,在“四川版画节”评为优秀作品并获得“金牛奖”,同时参加“四川、香港美术家作品交流展”。
年磨漆画《夯歌》参加《中国漆画展》获优秀作品奖。
年漆画《诺苏的节日》和《马具老人》在四川省美展中获优秀作品奖。
年创作大足石刻素描系列:《媚态观音》、《普贤菩萨》、《水月观音》、《吹笛女》,年参加《四川美院老艺术家作品展》入选画册。
年创作素描系列:《爱的祭念》、《醉在黄山》。
《初春》-套色木刻-39x27cm-年
《醉在黄山》-炭笔素描-64xcm-年
马一平
马一平教授,年9月10日生,浙江游龙人,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年晋升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美协常务理事、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年至年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年应四川音乐学院党委邀请创办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于年至年任院长,现为该院名誉院长,四川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
自从年以来,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等大型展览,并赴多国展览交流。曾获全国美展银奖、四川省一等奖、重庆市金奖。
年举办大型专题展览——《问道——马一平艺术教育五十年师生同仁作品展》,同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录制并播报《大家·马一平》。多年来,作品在各种重要学术刊物上多有发表,并为多国藏家收藏。
《俄罗斯情怀4--田野静悄悄》-布面油画-cm×80cm-
《云雾山》-X90cm-布面油画-
王大同
王大同,男,布依族。年2月生于贵州省安龙县。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曾参与四川美术学院学术构建和系科创建,培育众多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上不断探索创造并有所超越。潜心致力于人物画创作,意在塑造有生命的,有血肉的鲜活人物,被誉为“灵魂画家”。
其作品多次参与国内外大展,获全国美展二等奖,国际荣誉金奖,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佳作奖等多种奖项。作品多次赴亚欧美多国展出,获誉甚高。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美国赫夫勒联合举办的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上,曾创中国海外展事售价记录。在东京,其作品于九十年代初期即以数千万日元出售。代表作品载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现代美术大展》、《当代中国油画》等典册。年,国家公费出版《王大同油画选》,年出版《王大同油画》。
《王囊仙-布依族农民起义女英雄》-×cm--布面油画(4张组成)
王官乙
王官乙,男,年9月生,重庆市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参加北京十大建筑雕塑创作,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年主创大型泥塑《收租院》,轰动中国,影响世界。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年和刘开渠代表中国美术家出席阿尔及尔国际造型艺术节,被授予阿尔及利亚美术家协会名誉会员并访问法国和突尼斯。年升任教授兼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年为加拿大进行雕塑创作并举办雕塑展览,被授予温尼伯市荣誉市民称号。年应聘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系任教授。还两度去美国讲学和考察。年起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雕塑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展出或获奖,数十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和国外收藏。有十多件城市雕塑立于各省市,曾在日本出版《大足石窟》专著,在国内外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有《王官乙雕塑作品选》,多佛教雕塑也有较深的研究,为国内外创作了一些佛教雕塑。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王官乙列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卓有影响的雕塑家之一”。其事迹收入《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大典》、《世界名人大典》。
王官乙是原四川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杂志编委、《中国美术大辞典》主要撰稿人。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重庆市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大足石刻研究会理事等。
《非洲小难民》-17×10×40cm--铸铜
《今昔互望》定稿-60×65×50cm--玻璃钢防铜
王元寿
王元寿男,汉族,年生,云南昆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副教授。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担任油画等课程。年广西柳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任教。艺术经历收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对油画、铜版画、水粉画、雕塑均有造诣。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举办个人画展、联展,大量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和友人收藏。
年广东惠州《王元寿油画原创作品展》,年广东惠州《王元寿油画展》,年《柳州二人画展》。作品《阴风》素描组画(合作)参加—年第四届全国美展,铜板画《火红的心》()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双庆展览),同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郭沫若》()重庆市郭沫若纪念馆收藏,油画《两江夜》()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收藏。
年,广西文史研究馆出版《中国当代油画家王元寿》。
作者潜心于油画人物技法的研究与创作,不囿固旧,古稀之年新作层出不穷,作品呈现出坚实的造型功底,技法娴熟,风格细腻写实,丰富的本土内涵,饱满深邃,独具魅力。
《红土地》-70×50cm-年-布面油画
《秋郊》-70×50cm-年-布面油画
魏传义
魏传义教授,年5月生于四川达县。早年毕业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和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历任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长,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厦门创作中心名誉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执教高等艺术院校40多年,兼善中西绘画、书法、篆刻和诗词等。多次参加海内外许多重要展示,其力作多被收藏、出版或获奖。年5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厦门大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魏传义艺术回顾展。书画作品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办的国际大展授予《国际特等金奖》,荣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美术教育奖》,诗词作品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特等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从艺六十周年《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章》。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荣誉证书》和《特殊津贴》。主编出版了《艺术教育学》、《魏传义艺术》、《魏传义中国花鸟画选》、《魏传义中国山水画选》、《海风阁诗稿》、《中国书画入门》VCD光盘。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八开精装《魏传义艺术作品集》。有许多艺术作品曾载入《中国当代新文艺大系》、《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选集》、《中国著名国画家百人作品选》、《当代中国画名家选集》和《中国书画家大师画典》等多种中外典籍。
《海滨》-55×64cm-年作-布面油彩
《野塘》-30×40cm-年作-布面油彩
伍明万同志是我国享有盛誉的中年雕塑家,年生于四川省重庆市。年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任教。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受到艺高德厚的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的直接指导,毕业后回到四川,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年他又被派赴意大利学习,现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伍明万同志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对中国古代雕刻和西洋雕塑艺术进行研究,先后实地考察了云岗、龙门、麦积山、敦煌、大足等石窟雕刻艺术。在意大利学习期间,从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现代诸时期各流派的艺术中采撷营养,开阔的视野。他的作品有博大精深,厚重弥坚的气质,有深厚的传统素养和现代情感,在形式探索上不拘一格,既不在意重新起用习见的手法,又能任意结合各种独创的形式;变化多端中不失个性风貌,广泛博取中不遗固有本色。代表作品《养猪妇》、《耕》、《生命》、《生命在于运动》……等,先后在国内外展览和发表,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赞誉。
《养猪妇》-楠木雕刻-
《溪畔》-高40cm--青铜锻造
夏培耀
年5月31日生。
年至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
年至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罗马尼亚博巴油画训练班,结业后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至退休。
曾任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油画系主任、油画艺术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
年油画《洪流丹心》参加全国美展。
年油画《您永远生活在我们心中》(合作)参加全国美展获三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年油画《乐山大佛》代表哦中国油画参加第二届亚洲国际美展。
年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年油画《星空》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梁祝》、《不尽长江滚滚流》参加加拿大中国艺术节《现代绘画展》。
年赴欧洲法国、德国、南斯拉夫作学术访问,作品《梁祝》、《通往山里的公路》参加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中国现代绘画展》
年油画《高原魂》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
年在新加坡举办《夏培耀油画艺术展》。
年油画《红色圣地太行山》参加建党九十周年全国美展,中国近现代史艺术馆收藏。
年川美CAEA美术馆举办“博巴班前后的夏培耀研究:艺术史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的文献和作品展”。
同年川美召开“博巴班前后的夏培耀研究”国际学术论坛,并出版盛葳、宁佳著《博巴班前后的夏培耀研究:艺术史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
《牧歌》-×cm--布面油画
《三峡行》-×cm--布面油画
张方震
年生,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结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协荣誉理事。曾任四川美院教学委员会委员,油画系及学报《当代美术家》领导,四川省美术高评委,川美老教授协会会长,“全国优秀教师”。改革开放后任油画教研室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时期,组织领导教学,并任主干课,在教研室老师们协同努力下,为国家培养出大批艺术精英,川美油画跃居全国前列,中央文化部在川美召开“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创作教学座谈会”,张方震代表油画教研组在大会上作《我们是怎样进行油画创作教学的》重要发言,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多次担任大型美术创作任务:如受文化部委派赴西藏创作《百万农奴站起来》,为“红岩纪念馆”创作《红岩颂》……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际美展,有的作品获奖,有的被收藏,如年《藏北牧群》亚洲美展(日本、民族文化宫收藏),年《大白马》中国油画展(美国,博物馆收藏),年《夕照》海峡两岸名家邀请展(台湾博物馆收藏),年《五月的鲜花》(与时徽合作)全国名家邀请展(南京)获“金奖”,年《海峡两岸》全国美展“优秀奖”,《喀什巴札》日本美术馆收藏……
曾赴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多国艺术教堂。撰写过多篇论文在《美术》、《美术史论》、《当代美术家》学报刊发表。曾在多所美术院校讲学。出版《张方震油画集》、《张方震油画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之路——张方震美术论文选集》等专著。
《跨越彩虹》-×cm--布面油画
《陪都浩劫》-×cm--布面油画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
开幕时间:年12月30日周五上午10:30
展览时间:年12月31日-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1号展厅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拼音为序):
策展人:韩晶
策展助理:李一白敖想
欢迎您莅临12月30日(本周五)上午10:30,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的“回荡——四川美术学院80年代的艺术孕育者·邀请展”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