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丨7台火箭车,发射18枚火箭弹这次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今天凌晨至早间,全市大范围喜迎降雨,较大降水量级主要出现在利州区西部、朝天区西部、青川县东部和旺苍县东部,最大累计降水出现在青川县竹园,为37毫米。降雨带来惊喜和凉意,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场大雨来之不易,是20位“追云者”携带7台火箭发射装备,经过近8小时的耐心守候后,发射18枚火箭弹,成功实施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我市旱情。

▲曌视频(抖音号:gywb)尹泽娟/摄程朱荣/制

全市统一人工增雨7台火箭车“整装待发”

14日,市气象台发布抗旱专题天气预报,过去10天,我市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预计15日~17日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根据天气预测,这次降雨过程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于是全市各县区相关人员统一在市气象局集结,组织实施人工增雨,共有7台火箭车。”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李志明说。当晚苍溪县和旺苍县没有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每一次人工增雨作业都离不开后方工作人员的实时数据分析。“人工增雨不仅需要野外作业,还需我们的后台指挥。”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张沛纯作为此次人工增雨指挥员,正在电脑上打开雷达云图,指着图上一处绿色说那是南充附近的云层回波情况,这样就是达到人工增雨的条件,预计我市达到人工增雨条件要在后半夜。随后,5辆火箭车开拔,分赴各个点位,记者随同前往利州区三堆点位。

8小时点位待命只为等云雨

“人工降雨不是‘无中生有’,需有降雨天气过程,并且天空中有一定厚度的降雨云系和水分,然后用飞机或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使原有的降雨量变得更大,以起到缓解干旱、增加水库蓄水量等作用。”李志明说,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人工增雨可在本来的降雨量基础上再增加20%左右。

当晚10时30分,两辆火箭车到达三堆镇,稍作休整。“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可用雷达云图看到云层集结的方位和厚度,然后到指定地点等待发射火箭弹,但我市一般降雨在后半夜。”李志明说,后台指挥人员会根据雷达云图,提前2小时通知,作业人员到达现场等待后台通知,并向空管部门申请,看高空中是否有飞机等,发射时间也就1分钟左右。

“降雨和云层过来了,立即出发到点位待命。”昨日凌晨2时3分,对讲机传来后台指挥员的声音,两辆火箭车又迅速出发,一个小时达到三堆大坝点位。作业人员立即检查装置线路,并填充增雨火箭弹,测试阻值,调整角度、方位。

发射1分钟1枚火箭弹可增雨3小时

发射方向12°、仰角55°……来自苍溪县气象局的“老炮手”王栋寒首先根据指挥平台提供的数据,调整火箭发射装置,增雨区域为三堆、宝轮、天曌山等地。记者看到,该装置是4根大小相同的长管,长约1.5米,约1米左右的火箭弹装进弹管,取掉尾部的包装,露出2根线插在装置的电源上。

“三堆点可以发射,已和空管部门对接,1分钟内完成发射。”昨日凌晨3时57分,对讲机传来指挥员的声音。“嗵……嗵……嗵……嗵……”话音刚落,4枚火箭弹弹尾带着火花发向空中。至此,长达8小时的人工增雨终于落下帷幕,回程途中淅淅沥沥的小雨变成了大雨。

火箭弹进入云层怎么增雨的呢?王栋寒说,火箭弹中有碘化银,打出去10秒左右达到云层顶点火箭弹一分为二,里面有个伞包,伞包在降落的过程中散落碘化银,增加凝结核,从而达到增雨的效果。“我们发射的仰角一般在45°—75°,不同的仰角,射程不一样,我今天的仰角55°,射程多米。”王栋寒介绍,要根据云层的高度及厚度来确定仰角。同时,火箭弹进入高空一般半小时内可增雨,在云中的持续时长最长为3小时。最终,降雨时长及区域,还受云层移动及风力的影响。

面雨量达到18毫米效果明显

“这次人工增雨效果明显,作业影响范围内的平均面雨量达到18毫米。”昨日上午,张沛纯向记者说道。我市一般人工增雨25%,国外最大的为27%,所以这次面雨量达到18毫米很不错。

那么什么是面雨量?张沛纯介绍,雨落到地面还未进入土壤,直接汇集在地表积水的深度就是面雨量。最终会渗透进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同时土壤水分饱和后形成径流,也有利于蓄水。

1枚火箭弹可增雨多久?覆盖多大范围?“根据我10多年的经验,增雨一般30分钟至3个小时,1枚火箭弹根据云层的移动情况,影响范围公里至公里。”张沛纯表示,这要根据碘化银撒播的范围和云移动的速度来看,没有具体的数据。

据悉,这次人工增雨全市共准备了20余枚火箭弹,最终发射出去18枚。昨日晚间至今日,我市还将根据降雨及天气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老炮手”漫漫长夜只为等一朵云

目前,我市采购的增雨火箭弹1枚价值在元左右,怎么让它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现场作业员及后方人员的共同努力。每一次人工增雨作业都离不开后方工作人员的实时数据分析,每一个炮点的位置都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考虑,这些不仅和地形有关,也要考虑飞机飞行航线。

等待是王栋寒他们工作时必须面对的,因为天气的不可预测性,要想抓住最佳时机去人工增雨,就必需时刻守在作业点。而在酷暑期间,因为夜间积雨云容易形成,所以夜间与凌晨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昨日凌晨,在作业点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空中已经冒起了雨点,王栋寒和同事们穿好雨衣,带着头盔,挤在一旁的垃圾收集点躲雨,在臭气及蚊子的叮咬中等待后台的指令。

获得空管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增雨作业。“空管说现在立刻马上,那我们就会立即发射火箭弹。空管要是说现在不能,那也只能等,有时时间到了,云也飞走了,这一夜也就做了无用功。”王栋寒说,作业点的选择以及火箭弹的发射都要考虑安全的问题,他们一般会避开密集的市镇,两个人在黑夜和风雨交加中等待“1分钟”。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尹泽娟文/图

编辑:宋兰英

校对:赵真

责任编辑:陈静秋

值班编委:程朱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cangzx.com/wcxjj/1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