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文雅基金会的蒋能三秘书长致辞,他向老师们介绍了基金会的发展和项目状况,此次捐款50万元,为旺苍县17所小学及基点校捐建班级阅读角个,捐赠图书多册,受益学生多名,同时提供教师培训方面的支持,推动旺苍县阅读教育的发展。如首期项目顺利,未来将继续支持项目在全县实施,让更多的旺苍学生享有优质的阅读。
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老师是旺苍人,她回顾了受邀参加六和公益培训的经历,希望家乡儿童也能得到阅读的滋养,并勉力学生们要多读书多写作,鼓励老师们要用好书,指导学生阅读。
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才昌作了讲话,并提出相关要求:一是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六和公益阅读项目,鼓励教师勇于践行阅读教学新理念,组织教师参与阅读;二是老师们要通过阅读,寻觅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助力自己的专业成长,要将“读书”与“教书”融为一体,带着对教育的理解和对课堂的认识,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三是学校要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保障,教师要给予学生阅读空间,扎实做好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系统工程。
启动仪结束后,培训正式开始。首先是六和公益的老朋友何娟老师执教了晨诵公开课,她以金子美玲的一首经典童诗《向着明亮那方》导入,用颜色密码,正式进入童诗《八只气球》的教学。学生们用男生读、女生读和齐声读等方式,分别体会了每只气球的调皮和对自由的追求,激发学生想象气球还能跑到哪里去,说一说如果自己是一只气球,会选择逃跑吗?最后对作者谢尔·希尔费斯坦进行了介绍。
晨诵教学结束后,何娟老师做了《与诗歌同行,与黎明共舞》的晨诵课程讲座。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性文本开始,诵读就始终贯穿于语文课程中。晨诵的意义在于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涵养心性,成长精神,并增强学生的记忆,拓展其思维。晨诵教学的原则是持之以恒,熟读成诵,做以进行适当的讲解。在流程上要求复习巩固之前的诗词文本,然后开始新课的导入,在带领学生初读文本后,进行深入的品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理解大意,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之后进行适当的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对晨诵文本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根据学生的特点,低段的学生以童谣童诗、蒙学对韵为主,要求诵读,注意节奏和韵律,利用多形式的读法,和浅显的朗读技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中段学生选择浅显古诗、小古文和经典现代诗,以儿童本位,链接生活,在诵读中感悟;到了高段,可以名家哲理诗、散文、古诗词等,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引导认知思维,读通读顺,并能主动建构文学的思想。在讲座中,何老师带领现场老师体验了《瓜娃娃》、《飞鸟集》和《诗经》选文等诗歌诵的方法和魅力,说明晨诵教学同样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激发孩子的想象与表达。而更重要的是,晨诵教学在于它能够丰盈生命,尊重生长,滋养童年,并且贵在坚持。
其后,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老师做了《发光的童年,闪光的童诗》的分享,介绍在想象的世界中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开启亲子共读的亲近之门。她用比喻描绘一个发光的童年,跑起来像风自由,哭起来像雨痛快,睡着了像云轻盈,笑起来如花美丽,说的话如彩虹般五颜六色。
一个橘子
会开两次花
一次在树上
另一次在手心
剥开的桔子
是一朵盛开的花
一次很香
另一次很甜
通过一首首童诗,分享了如何在想象、生活和游戏等中引导孩子创作童诗,与现场的老师互动,体会童诗创作的乐趣。姗姗老师最后说,诗是什么?它是一个天真可爱的人,每天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大家看到孩子的闪光点,也把自己的每一天过得闪闪发光。
孙慧阳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二年级图画书课《大卫上学去》。这本书部分学生已经看过,故事的场景也非常熟悉,因此课堂的热烈互动与回应,让现场的老师惊喜,每一幅画面小朋友们都观察的很仔细,比如有小朋友指出“大卫把女同学画成了猪的样子”等。对于每一个行为,孙老师也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大卫在做什么?大卫想做什么?大卫可以怎么做?学生们也积极的讨论和举手回答,童言无忌,妙语连珠,引得观摩的老师欢笑阵阵。
在接下来的说课中,孙老师强调:《大卫上学去》的故事很简单,老师很容易上行为品德课。但这是一本与小孩子习惯很接近的书,需要引导孩子